返回

第5章 当为第一(第五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章 当为第一(第五更求订阅) (第3/3页)

于像其余人一样考取进士这条路,还是不要想了。

    他纵然能进了书院,那也排不上号的。

    更何况应天府书院也不能网罗天下英才,其余各地总是会有冒尖的学子在考场上厮杀出来。

    就在他们几个谈话之间,巡场完的范仲淹走了进来,张师德连忙让他瞧瞧宋煊写的新词。

    范仲淹看完之后,开怀大笑:

    “我本以为他会把那首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给补全了,未曾想他竟然会另想一首如此贴切的。”

    晏殊也是如此料想的。

    但都没有料到宋煊他是真的能写啊!

    “依我之见,此篇诗赋当为第一。”

    “大抵很难再发现比他写的还要好的诗赋来了。”

    晏殊、范仲淹连连感慨。

    至于一直都看不上宋煊的宋绶,也不得不承认。

    若是有学子善于此道,早就该扬名了。

    总不能像宋煊这般懂得如此隐藏自己吧?

    放眼整个天下,怕是难以见识到这样的学子。

    张师德也从宋绶嘴里得知宋煊这小子在勇武方面也颇为厉害,看来他想要把窦臭给踹到河里,不是吹牛皮啊!

    其实张师德对于宋煊如此不谄媚的性子很是欣赏,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

    “希文,速速把宋十二的其余试卷全都调出来,一起查探。”

    张师德倒是要瞧瞧宋煊是个全才,还是个偏科“战神”,将来也好重点给他补齐短板。

    待到范仲淹把丙房集合起来的试卷,从中抽出宋煊的四张试卷。

    几个人当即就开始评判起来了。

    贴经中规中矩,看其答题匠气味道很重。

    一瞧就是没有名师教导,全都死记硬背。

    墨义没什么错误,背诵的不错,但看不出太多的基本功来。

    因为相比于诗赋和策论,这两科范仲淹也没想着考多复杂。

    总不能过于打击学子们的信心。

    然后几个人瞧着宋煊的策论,表情各有不同。

    晏殊一直紧皱眉头,宋煊这篇策论过于超前了,完全可以给朝廷中枢那帮宰相瞧一瞧李继迁的包藏祸心。

    而且有些话,不宜往外宣扬。

    “他倒是说起来希文有些理想主义了。”

    晏殊摸着胡须过意略过其他重点:“最后还说自己是书生之言,当真是既激进又保守,极其矛盾,当为中庸!”

    晏殊也明白宋煊记住自己的教导,所以才会在策论当中稍微改变了自己以前的行事风格。

    倒是个听劝的好学生!

    宋绶却是感觉出宋煊才谈不上什么保守。

    此子的行事作风颇有些不粘锅的意思。

    滑不留手的,将来为官一旦祸害一方,对于大宋就是不小的灾难。

    而且宋绶发现宋煊像是有着自己一套的价值观,并不是完全认同士大夫的价值观。

    这种学子是最不好把控的。

    范仲淹却一直扎在宋煊的文章当中,并没有被晏殊的话给吸引过去。

    他觉得宋煊文章当中许多点都是对的。

    正如当初晏殊考验宋煊张方平的题目一眼,他都是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只是有些话并不能在纸面上提出来。

    “我认为宋十二此论当为第一。”

    张师德因为疾病缠身,还没有来得及看,就听见范仲淹说这话,当即有些诧异:

    “希文是否过于拔苗助长了?”

    宋煊诗赋列为第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策论可不同于诗赋的,必须要符合逻辑,而且还要切题。

    尤其是贴经当中,宋煊写的都极为匠气,没有自己的理解认同。

    他的策论如何能独美于前呢?

    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张公且先看一看再说其他。”范仲淹把宋煊的答卷递给一旁坐着的张师德。

    张师德细细的看下去。

    虽然范仲淹是应天府书院的掌教,但宋绶也觉得他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了。

    “不如把几个读书种子的试卷全都找出来瞧一瞧,这样对其余人也公平。”

    晏殊也不想此时的宋煊独占鳌头,这不利于此子将来执行中庸之道:

    “是这个道理,把张方平等人的试卷全都挑出来,定然有比宋十二作答好的存在。”

    “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