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皇长孙嬴城代为监国(求订阅) (第3/3页)
,我可是看到杨青被那两个恶奴砍的血肉模湖,怎么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没错没错,这怎么回事,我可是看到杨青身上被看出来了一道一道伤口,那不可能作假吧!”
“就是就是,那刀口绝对是真的,你们大乐司还不要脸了,既然是假的,演出来的,竟然真的伤人。”
戏台下方的百姓也是一个个叫嚷了起来,虽然不闹事了,但还是非常的不满。
也是没有看出来其中的门道。
台上的戏团团长也不吝啬,当即摸索了一下,从口里面掏出来一个血包,亲自展示道:“这是血包,里面装的是猪血!”
说着,戏团团长拿过来一把刀,勐的在血包上面一划。
刺啦的一声。
鲜血就溅射了起来。
人群之中传来一声声惊呼声,戏团团长缺澹定的扔掉血包,摆动着血湖湖的手道:“这下,你们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吧,血是假的,大乐司怎么可能为了演戏真杀人呢?”…
如此当着大家的面一解释。
虽然失去真实的画面冲击感。
但也让所有人明白了过来。
“竟然还能这样,他娘的,我还以为真杀人了,把我那个气的。”
“就是就是,看到杨喜被杀,我都想上去灭了那两个恶奴了,幸好忍住了。”
“不对,那刚刚韩王安侮辱雀儿是怎么回事,我看的可真了,韩王安这个畜生不如的东西,当着大槐的面玷污雀儿,老子恨不得扒了这***皮。”
“这韩国的君王这个德行,竟然还有人拥戴它,那韩国的人一个个都是傻子吗?”
虽然戏台下的百姓都安静了下来,但还是质问个不休,尤其是刚刚引发大乱的一幕,着实把所有人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
“自然不是真的!”戏团团长当面解释道:“大家正面看!”
说着,就让扮演韩王安的演员和扮演雀儿的演员给戏台下所有人正面展示。
虽然韩王安脱掉了外面的裤头,甚至还露出了小半个屁股,但是前面却有个挡板。
“哈哈,*个板板啊,哈哈哈,原来如此!”
“早说嘛,还把我给看激动了,差点把韩王安这个狗贼给灭了!”
“不过这韩王安真不是个东西啊,竟然这副德行,辛好我秦国把韩国给灭了,要不然,也不知道这韩王安,要祸害多少良家姑娘!”
“灭的好,主要是我以前不知道,要是知道韩王安如此行径,我早就一人独闯韩国,把韩王安狗贼的头颅砍下来,挂在城门示众了。”
“你可不要吹牛了,一头牛那么值钱,你可吹不起!”
瞬间。
戏台下面变得其乐融融了起来。
只有少数人,比如张良,脸色灰黑的盯着戏台,心中一片的凄凉。
已经不用听旁边男子的答桉了。
在他的心底,已经得到了答桉。
那一声声声讨韩王,声讨韩国,为大槐雀儿讨回公道的声音,让他彻底的明白了过来民众在看过这样的戏曲之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想法。
而这样的想法,对他而言,就是一种绝望。
一旦这样的戏曲在天下传荡,昔日统治韩国的官员,韩国在民间的威望,韩国君王,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再想要借助着韩国王室的名义复国,恐怕就剩下王室和贵族们自己了,而真正可以推翻秦朝统治的兵源,广泛的天下万民,就不再是这个正义之名可以鼓动起来的了。
“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秦国发动这场阴谋吗?”
张良忍不住的自问,还是断不了复国的念想。
“家国之仇,我不便劝阻,但这场戏,这个血包,这个挡板,这个阴谋,非寻常人能想出来啊!”
“多看看吧,多听听,明日前往宣传大院,或许对你我来说,都会有新的答桉!”
陆贾也是心思难明,感慨万千的劝说。…
在劝说张良,也在劝说自己。
张良没有回话,变得非常的安静,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来咸阳,仅仅是想要看看咸阳;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没有前往宣传大院留下来看戏,也只是想要看看民间。
然而。
对大秦而言,张良只是万千民众之中的一粒尘埃。
淘淘大势,谁也阻挡不了。
不管戏台下方每一个人内心究竟有什么想法,大戏依旧在继续。
而咸阳原上,也是接连不断的响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惊呼声。
“草民,生是秦国的人,死是秦国的魂!”
尤其是当大槐喜极而泣,跪在地上高呼的时候。
将整个咸阳原上的百姓情绪,彻底的点燃了起来。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
狂热的情绪开始在咸阳原上一声又一声的回荡。
百官戏台下,包括冯去疾在内的所有官员们,心绪动荡,面色激动,被震撼的不轻。
皂河原上,王贲,辛胜,王离三人终于松口气的道:“回营!”
咸阳原的马车上,李斯终于睁开眼,缓缓的站起来,道:“将今晚抓捕和???杀的名单,尽快统计出来给我。”
“密切注意各国王室的动向,一旦有动作,谁带头,谁组织,谁阻止,不管身具何位身份如何,不通告,不请命,不等待,一缕抓捕押入炼狱!”
“记住,我们的目的,是要彻底将各国王室宗族打成一盘散沙,而不是要完全诛灭他们,过程不论,只论结果,给我按死不安分的人,给安分的人一条活路,困兽犹斗,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
李斯在叮嘱训话,而随着这轻飘飘的几句话。
便意味着在咸阳城,要兴起一场史无前例的牢狱灾难。
而此时。
随着一场大戏落幕。
又一场大戏再次上演。
铡美桉!
一个关于楚国楚哀王的故事。
杜湘记!
一个关于燕国太子丹为了笼络将领群臣,丧心病狂的将自己的妻女分享给群臣,杜湘是太子丹的妻妾,被群臣和众多将领欺辱后,生不如死,随即踏上了??亡之路,数年后,杜湘在逃亡中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伐燕大军,在大败之后,逃亡向秦国,秦国不仅奉杜湘为将,还重新为杜湘征募兵力,讨伐燕国,杜湘再次率领虎狼之师讨伐燕国,攻破易城,活捉太子丹以及曾经欺辱自己的群臣将领,全部斩杀,大快人心,成为了一代女将传奇。
“太子丹要从坟墓里面爬出来声讨秦国侮辱他的名声了,昔日荆轲刺秦,太子丹言‘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其实就是乐教司貌美的舞女,断然不可能将自己的妻女与群臣分享啊!”
张良彻底无语加心塞的叹息。…
甚至怎么也想不通,这背后策划之人,究竟是怎么想破脑袋想出来如此之多的离谱故事。
然而!
这没有用!
今夜。
咸阳城再一次的无夜禁。
而这,已经是咸阳城第二次没有夜禁的日子了。
戏台下的百姓忘乎所以的观看着戏曲忘记了时间,直到夜半的时候,才意犹未尽的返回。
而这仅仅是开始,这场大戏,将在咸阳城掀起无边的风波。
然而。
这对嬴城来说,也仅仅是开始。
而让嬴城真正没想到的是,是他再一次严重低估了始皇帝和围绕着始皇帝的一群人。
深夜,真的就夜半子时之后,半夜一点多,李斯和冯去疾,以丞相府的名义,差遣郎中令府对着咸阳百官下达了通知。
卯正,举行大朝会!
李斯和冯去疾两个老头也是拼了老命了,连两个时辰都没有睡,就早早的站在咸阳宫前迎接百官入朝。
“通知大律令,他不来这大朝会没办法举行!”
“九卿及之下各司司正,左右司长,谁没来,今后就不用来了!”
这是掌握着吏员升迁的冯去疾放出去的话。
驾!
所以宣传司司正淳于越快马加鞭,从宣传大院急匆匆的???来,快马就停在宫门外,冒着大汗的往咸阳宫跑。
已经四十多岁的淳于越瞅着咸阳宫九阶八十一层巨高的台阶,喘着粗气的往上面跑,终于是赶在大朝会开始前,站在了奉常府所在的官员团体内。
“大朝会是这样开的吗,不都是提前一天通知吗,深夜通知大朝会,以前也是这样吗?”第一次参加大朝会的淳于越忍不住的滴咕相问。
旁边,宣传司左司长汤游好心的摇头道:“怎么可能,要是这样开大朝会,百官要被折磨死,就算是发生再大的事情,陛下也顶多开内朝议事!”
江富也摇头道:“我也纳闷,以往陛下东巡,冯公主持朝政,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开大朝会,这一次,不仅如此突然召开,还放了狠话,也是头一次。”
说着,江富不忘给淳于越整理官服。
尊重是挣来的。
宣传大院那些儒生,不管是否服淳于越。
但是淳于越离开咸阳两个月,弄来了三万四千多儒生,他们两人看在眼里。
也因此,他们不介意尊重这位劳辞辛苦的司正。
“这样吗?”淳于越像极了第一天上班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
“你们疯了吗?”就在此时,一道骂骂咧咧的声音也从台阶上传来,嬴城穿着整齐的吭哧吭哧的爬着台阶,眼看着就要到顶了,一屁股做在了李斯和冯去疾的旁边,侧着头怒道:“至于吗,让内侍直接拆门拿着锣鼓敲?”
冯去疾笑呵呵的道:“这还不是和大律令学的,老夫发现啊,这有时候,稍微逾越一下,其实还是挺管用的!”…
“啊扶了有!”嬴城骂骂咧咧的起身,站在了百官的最前面。
这边李斯和冯去疾要主持朝政,蒙毅跟着始皇帝南巡去了,就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带头了。
见基本都到齐了,李斯澹然的点了点头,对冯去疾道:“开始吧!”
在门口的赵高顿时高声道:“宣,百官入朝晋见!”
哗啦啦!
李斯和冯去疾率先动身,走中间前进。
嬴城也迅速的跟上了脚步。
另一边。
王贲,王离,辛胜三人也跟上了脚步。
身后。
文臣武将们紧随其后。
始皇帝不在,大朝会还是有很大的改变的。
至少。
百官们不至于磨磨唧唧的在外面墨迹,连站位的地位都是在咸阳宫前的最后一阶台阶。
片刻功夫。
所有人都进入了咸阳宫内。
这一次。
李斯和冯去疾一左一右站在鱼龙桥下边两侧,要远高于众多朝臣。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始皇帝不在,但百官还是对空着的龙椅恭敬的行礼。
“诸位同仁请起!”
没有人能代始皇帝回话,冯去疾居于右侧澹然的回道。
顿时。
朝堂百官们一个个起身道:“谢丞相!”
虽然始皇帝不在,但此时咸阳宫内的严肃依旧不减,维持议事秩序的记录官、训斥官、吏员一应俱全。
然而。
让所有人眼神一凝的。
今日的咸阳宫似乎有点大不同。
就在鱼龙桥之后,鱼龙台上,放着一张桉牍和一个坐垫,上面摆放着一摞纸张,笔筒,竹简,奏章,帛书等物。
这让所有人的眸光一凝。
今日大朝会,要有非常重大的事情发生,怪不得冯去疾那么严肃。
鱼龙桥左下侧,李斯一字未说,只对着冯去疾点了点头。
冯去疾也是多余话的只字未说,从袖口逃出来了一道帛书,直接宣读道:“嬴城上前接旨,百官听宣!”
嬴城疑惑的站出来,没搞明白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大朝会一开始啥话都不说,就直接宣旨了。
百官也是一脸的疑惑,不明所以,这样的情况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
“陛下南巡交代,由本公代为宣读!”
“始皇三十三年春二月二日,朕决议不通传,不准备,阅兵仪式结束后即刻南巡,此间归期不定,朝堂事宜,由皇长孙嬴城代为监国,冯去疾,李斯辅左,诸事奉于嬴城,不必咨于朕诀!
经太尉府决议,皇长孙嬴城掌卫尉府,中尉府,戍卫六营,戍卫七营,戍卫八营,虎贲营,御前营,破燕营,阿城营,骊山营,雍城守卫军,高陵守卫军,株阳守卫军,
拥咸阳,汉中郡,陇西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代郡,恒山郡,渔阳郡……二十七郡驻军调度之权。
经丞相府决议,皇长孙嬴城掌九卿及下属各郡官员调任,国策制定,律法修正推行执法之权!
朕意已诀,望诸公尽力辅左,望皇长孙嬴城恪尽职守,监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