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广邀百家,设坛论道! (第2/3页)
奇特外貌、举止,以及他们在民间引起的骚动与好奇,并提及初步探知,这些人自称来自一个极其遥远,名为“孔雀王朝”的国度。
此行目的,乃为“传渡佛法”!
“佛法?”
端坐于龙榻之上的嬴政,透过微微晃动的十二旒白玉珠,发出了一个带着疑问的低沉声音。
这个词汇,对于此时的中原大地,对于信奉法家、兵家、纵横家,乃至阴阳家、道家的秦帝国君臣而言,是全然陌生的。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群臣:“诸卿,对此事,如何看待?”
短暂的沉默后,十八公子胡亥率先出列。
他脸上带着一种刻意表现出的开阔与包容,声音清朗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乃彰显我大秦天朝上国气度之良机!”
他微微躬身,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想我大秦,扫灭六国,一统宇内,如今更是西定西域,北慑匈奴,疆域之广,国力之盛,旷古未有!”
“正因如此,更应有海纳百川之胸襟!”
“那孔雀王朝虽远在万里之外,其僧侣不畏艰险,远道而来,欲传其佛法,此心可鉴。”
“我大秦若拒之门外,岂不显得小家子气,徒惹蛮夷嗤笑?”
“不若恩准其传渡,一则可显我天朝包容万象之气度,二则亦可令其感念天恩,宣扬我大秦威德于异域!”
“此乃怀柔远人,教化四方之策也。”
胡亥的言论,听起来冠冕堂皇,充满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与一种看似大度的开放姿态。
他试图借此塑造自己眼界开阔,胸怀宽广的形象。
然而,他话音刚落,左丞相李斯便迈步出列,神色肃然,直接表达了反对意见。
“陛下,臣以为,十八公子之言,恐有不妥!”
李斯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锐利!
“所谓佛法,究为何物?其教义如何?于国于民是有利还是有弊?我等一概不知!”
“仅凭其一面之词,便贸然允其在我大秦腹地,都城重镇传扬,此举太过轻率!”
他目光扫过胡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继续道:“其名为传渡,看似平和,然则其背后是否别有打算,是否暗藏他意,谁人能保证?”
“昔日百家争鸣,尚有纵横捭阖,阴谋诡计。”
“此等外来之学,若其教义与我大秦律法相悖,与耕战立国之本相冲,蛊惑民心,使民不事生产,不敬君王,届时又将如何?”
李斯的担忧非常现实。
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深知思想统治的重要性。
大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岂容不明底细的外来学说轻易动摇国本?
他最后沉声道:“更何况,若任其传播,影响日深,百姓皆成其信徒,只知所谓佛陀,而不知陛下,不遵秦法,此绝非国家之福!”
“臣以为,当谨慎处置,或可令其居于馆驿,严加看管,限制其活动,待查明其底细再议不迟。”
李斯与胡亥。
一个基于现实统治的谨慎与警惕。
一个出于塑造形象的包容,观点截然相反。
殿内百官也纷纷低声议论,各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