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4】 (第2/3页)
呼吸都畅快许多。
“母亲原本也想来的,只她还在为你的嫁妆单子发愁,无暇分身,方才叫你三嫂一道作陪。”
李婉容道:“既然妹妹兴致如此高涨,今日我们在玄都观多逛逛。”
钱似锦也不去计较大嫂口中“作陪”之语,只笑盈盈道:“虽说如今已是秋日,无缘瞧见三月桃花遍开的盛景,但灵官殿后山有一棵千年老银杏,据说叶子黄了金灿灿的,就像挂了一树的金锭子,可好看了。”
李婉容:“……”
这钱氏嫁给三弟也有一年了,如何说话还这般俗。
云冉则是极捧场地哇了声:“就是这会儿还不到九月,也不知叶子黄了没。”
两人就叶子黄没黄讨论了好一阵,李婉容好不容易插上话,赶紧将话茬引到正经事上:“昨夜你们大哥收到了从豫州来的回信,二弟俩口子说了,会在冉冉大婚前赶回来。”
一听这话,果然没人再去在意叶子黄没黄。
云冉满是好奇地问起她那尚未蒙面的二哥二嫂。
李婉容和钱似锦一个负责主答,一个负责补充,姑嫂三人倒是其乐融融说了一路。
直到马车停在了玄都观的门口,三人还意犹未尽,约定着回程再细聊武夫二哥是如何娶到有长安第一才女之称的二嫂的。
作为历经三朝的皇室道观,玄都观位于皇宫隔壁的崇业坊,恰好与靖善坊的大兴善寺隔着一条朱雀大街。
一观一寺,一道一佛,相对而立,倒是格外的和谐。
来之前,侯府就派人打过招呼,是以姑嫂三人一下车,便有一知客师兄前来迎接,“福生无量天尊,贵客们里边请。”
时隔多日,再见道友,云冉只觉分外亲切,也回了个道门礼数:“师兄福生无量。”
那知客师兄见她双眸澄澈,灵台清明,面上闪过一抹讶异:“娘子难道是我道门中人?”
云冉摆摆手:“曾经是,如今还俗了,不驻道观,只在家清修。”
知客师兄恍然:“难怪呢。”
话语间也不禁多了几分亲切,“师妹既来我们观中,今日可得好好逛一逛,我们观中的太清大殿、金仙殿与灵官殿都修得很是不错。”
“一定一定。”
云冉笑着应道,一边打量着这座气派道观的建筑和布局,一边与师兄聊起自个儿的师承和扬州当地的道观情况,二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并肩走在了前头。
走在后头的两位嫂子:“……”
不是第一次来吗,小姑子这种回家了的从容感是怎么回事。
“妹妹还当真是不认生哈。”钱似锦没忍住道。
李婉容:“……嗯。”
为了显得她不是故意冷落,又补了句:“大大方方,挺好的。”
钱似锦:“嗯。”
天爷呐,她作甚要和这冷观音搭讪,聊了还不如不聊。
走在前头的云冉此时已与知客师兄聊得热火朝天,尤其听说他们观中每日三餐都有八菜一汤一点心一水果,云冉恨不得原地挂单,先蹭个七天七夜——
但她也记着自己的身份,知道再不能、也不必这样了,只好暗暗在心里记一笔,今晚回去就给师父师姐写信,告诉她们长安城的大道观福利有多好,若有机会来长安,一定要来玄都观挂单!
在知客师兄的带领下,姑嫂三人自下而上,将这座坐北朝南,背倚高坡的皇家道观大致游览了一遍。
每到一处殿宇,云冉皆敛衽正襟,拜得无比虔诚。
每次拜完,她还不忘与两位嫂嫂介绍这位是什么仙君,那位是什么神君,又有何来历和典故。
一趟下来,知客师兄看向这位小师妹的眼神都充满了欣赏:“可惜师妹还俗了,不然你如此虔诚与慧根,若能一起修道……”
“咳!”
李婉容以帕抵唇咳了声:“时辰也不早了,不知何时能见到贵观主持,紫清道长。”
知客师兄也反应过来他逾矩了,忙垂首致歉,又道:“主持正在编修经法,申时才能见客。”
李婉容蹙眉,云冉忙笑着挽住她:“不急不急,逛了一上午我肚子也饿了,嫂嫂,咱们先去斋堂用饭吧。”
“待用过午饭,你和三嫂去静室歇晌,我再到处转转,很快就到申时了。”
见她两句话便将她们安排的明明白白,李婉容和钱似锦彼此对视了一眼,无奈笑叹:“行,今日都听我们小姑奶奶的。”
云冉被这句“小姑奶奶”说得耳热,难得羞赧一回,一左一右挽着两位嫂子直奔斋堂。
***
玄都观的斋饭果真如知客师兄说的那般丰盛——
今日的主菜分别是翡翠瓜条、香卤素鸡、太极素肉、仙山素四宝、如意蔬菜卷、线烧菌菇银耳、清炒菘菜、糖醋豆腐块,汤羹则为山药与南瓜蒸作泥,入素高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