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2章 可怕的模式!盐商的野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2章 可怕的模式!盐商的野心! (第2/3页)

运气再好些,拿下北平府、天津卫这种人口密集的大区域,这些地方百姓多、需求大,每月食盐消耗量能达到十几万斤,按每斤赚八文钱算,一个月就能赚上千两,一年下来赚个几万多两银子轻轻松松,要是赶上食盐需求旺季,赚个十几万两银子都不在话下。

    这样的利润,比做粮米、布匹生意高出好几倍,甚至比开当铺、钱庄都稳妥。

    想到这里,商人们更是两眼放光,纷纷开始盘算着怎么凑足保证金,怎么梳理自己的运粮记录,只求能在竞标中脱颖而出,拿下那让人眼红的经销权。

    江南盐商沈庄心里却有些打鼓,他原本以为北方盐场成不了气候,想来看看热闹,没想到芦台盐场的规模和效率竟如此惊人,而且胖殿下的招标规则对北方商人如此有利,他知道,江南盐商垄断盐业的日子,恐怕要到头了。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即便晒盐法前期投入巨大,每年还要固定缴纳两百万两白银,至少沈庄从中看到了打破盐业垄断、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

    从头到尾,沈庄都无比的震撼。

    他做私盐贩卖多年,各类食盐见得不计其数,早年还曾托关系混入朝廷官办盐场看过,那景象让他至今难忘——朝廷官办的盐场,简直可以用“人间地狱”来形容。

    里面的灶户们像没有感情的机器,衣着破烂得遮不住身体,常年食不果腹,却要一天到晚围着滚烫的灶台煮盐,汗水刚流出来就被热气蒸干,稍有懈怠就会遭到监工的打骂。

    盐场的灶户们穷苦到极点,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盐场管理的官吏却个个脑满肠肥、富得流油,靠着克扣灶户口粮、虚报盐产量中饱私囊,而那些垄断盐引的大商人,更是靠着盐业赚得富可敌国,良田千顷、豪宅遍地。

    原本他以为这芦台盐场也会是这般光景,毕竟无论是主持盐场的朱高炽,还是背后支持的达官显贵,甚至于天子、太子,说到底都是要从盐业中获利的,不然为何会平白投入大笔银钱,还要求盐场每年缴纳两百万两白银给朝廷?

    所以他来之前,脑海里浮现的全是数不清的灶台密密麻麻排列,伴随着滚滚浓烟和灶户们的苦役,才能煮出成山一般的食盐。

    可谁知道,到了芦台盐场,竟连一个灶台的影子都看不到,更看不到那些在苦海中挣扎的煮盐灶户。

    这里用的竟是晒盐之法,更让他震惊的是,这晒出来的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