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1章 土人不好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1章 土人不好惹 (第2/3页)

人一听,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休息两天,我带你们去另一个地方。”朱高煦最后神神秘秘的道。

    盛庸和平安也是一脸希望,和朱高煦呆的时间越长,越觉的朱高煦比燕王还厉害,他似乎早有谋划,看起来也比燕王更有信心。

    永乐二年一月中旬。

    朱高煦、盛庸、平安来到新平县。

    朱高煦在广南府、新平县、云州三地屯田种粮搞甘蔗,广南府是洪铮负责。

    新平县这里是指挥佥事杨平赞负责。

    杨平赞是韩王寨出生,在韩王寨时还负责寨子里的种田,所以对种田很有经验。

    这边也是好地方,都是朱高煦在咨询了杨武之后精挑细选的。

    杨武是杨平赞的儿子,杨立山和杨平赞又是兄弟,所以杨武和杨河是堂兄弟,杨武娶了朱高煦部下大将盛坚的女儿,常年跟着杨立山在南边做生意。

    朱高煦把部下联姻这招,用的炉火纯青,比朱棣还厉害,现在仔细算算,几乎他部下所有大将们,都沾亲带故,所以一旦朱高煦倒霉,部下们一个都逃不掉。

    杨武十六岁跟杨立山到南方,走遍了云南,最后为朱高煦选了这三个地方。

    新平县西边是礼社江,东面是平甸河,南边是元江,可谓山水宝地。

    但明军没有好好经营,主要是这里距离土司地盘极近,元江以南,现在皆是土司地盘,属于羁縻地区,明朝廷也管不了这里。

    去年杨平赞带了三千余户佃户到这里,随行的同样有一千户汉王三护卫的精锐,然后和广南府一样,每百户建一堡,沿河沿江开始屯田。

    平安和盛庸一到这边,就发现这里地形很好,还有成片的牧场能看到。

    “这里能养马?”平安震惊道。

    “哈哈哈,不然选这里干嘛。”朱高煦得意道:“不过这边养马有限,最多一两千匹,咱们的目标是元江以南,那片的牧场才是大。”

    众将不置可否,因为都知道对面是土司地盘。

    “来人。”朱高煦这时大手一挥,进来一个青年,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左右,正是杨平赞的儿子杨武。

    “拜见诸位将军。”杨武一一拜见诸人。

    众将面不改色,应该知道朱高煦有话要说。

    果然,朱高煦让杨武先给大家科普下这边的情况。

    杨武在靖难初就跟随伯父杨立山往这边跑,并且常年在这边,已经对这里了如指掌。

    过了元江,就进入巅峰期麓川的地盘(现在已经不是了),明朝初和中期,数次对麓川用兵,损耗不计其数,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统治。

    盛庸和平安果然很有兴趣的模样,如果是何福,对这里用过兵,可能会了解一点,但他两真是一无所知,所以很感兴趣。

    杨武道:“麓川国起源于麓川路,当时隶属于元朝金齿都元帅府。至大三年(1310年),麓川土司自立为王,更名“思翰法”,意为“至高无上的虎天王”,中国史书则称其为思可法(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