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科举出题逻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科举出题逻辑 (第3/3页)

出来了,恰恰又符合皇帝的心意,但是这种文章它一定是不符合朝廷筛选人才的标准的。

    而明清科举考试最讲究的是一个流程化和规范化,殿试策问的根本目的是为会试合格的考生排名次的。

    换句话说,如果这殿试策问的题目自身就不符合科举标准,其选出来的人才,又如何能让读书人信服呢?

    就算是在现代比较开放的社会,照样有应试高考生觉得出国留学生录取门槛过低、自费留学国外名校者名不副实的情形出现,何况是在观念保守的封建时代呢?

    想通了这一点,朱翊钧不禁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如果他执意坚持下去,当真用“天下无君”当殿试策问,内阁并不会反对到底。

    但是最终结果肯定会跟许国担心的一样,选出来的考生不但不能服众,而且可能会导致跟弘治十二年如出一辙的诬告与连坐。

    何况顺天府乡试案的涉案考生正经历覆试,如果因此导致党争乃至牵连内阁首辅,那定然是得不偿失。

    朱翊钧思索再三,终于说服自己这应该不算是所谓的历史命数,而是制度惯性所带来的改革阻碍,

    “……卿每提醒的是,便依卿所言,以‘立纲陈纪’为此科之策问罢。”

    覆试与科举的问题解决之后,三位首辅显然是轻松了一些,再议论过几件事后,朱翊钧照例颁下了赏赐,尔后便让他们退出了文华殿。

    待三位阁臣完全离开后,朱翊钧的双手才中袖子中被解放出来。

    他摸了摸了头上的冠帽,不知怎的,脑海中忽然就涌现出了李氏扯下他帽子的模样。

    他暗想,如果能剔除杀人的那部分,李氏那样子简直美极了。

    就在朱翊钧愀然静坐之时,魏忠贤来了。

    这回魏忠贤没跟在孙暹后面,他是一个人来的。

    朱翊钧准他单独面圣后,一见老魏下跪行礼,突然福至心灵般鬼使神差地冒出一句,

    “李进忠,如果你是科举主考官,你会出甚么题呢?”

    魏忠贤吓了一跳,他偷眼左右环顾了一圈,这才确定皇帝这个问题是在问自己,忙叩头回道,

    “奴婢不通文墨,哪里能出甚么题呢?”

    朱翊钧玩味问道,

    “倘或朕非要你出一个呢?”

    魏忠贤嗫嚅半刻,终是硬着头皮答道,

    “那就……那就听皇爷的,皇爷想出甚么样儿的题,奴婢就出甚么样儿的题。”

    朱翊钧瞧着他,一只手搭在冠帽上,抿着嘴笑了起来,

    “这就不好了,逢迎太过,如何能选出国之栋梁?”

    魏忠贤回道,

    “即使是国之栋梁,在皇爷面前,必也惟命是从,否则即便是再能干之人,又怎能被称作是栋梁呢?”

    魏忠贤答完这一句,颇有些沾沾自喜,自以为恰准了皇帝的要脉,不料朱翊钧听了,却悻悻然道,

    “有你这样的奴婢,真难怪祖训说宦官不得干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