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解释一下“曹化淳开京城城门迎闯军”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解释一下“曹化淳开京城城门迎闯军”的问题 (第2/3页)

   而其他明确记载曹化淳开门迎闯军的史料,是顺治十五年成书;是顺治十年开编,康熙二十二年完稿;康熙九年成书;也是顺治十年成书。

    也就是说,除了以外,绝大多数记载曹化淳开门迎闯贼的史料都是在顺治十年左右开始编撰的,从时间维度上来讲都要比这本乾隆七年才编撰的更可信。

    至于说明末东林党集体陷害曹化淳,反而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为曹化淳对崇祯皇帝的忠心所感动,因此极力为曹化淳平反,这种说法我认为是极其可笑且相互矛盾的。

    首先来看,这本史料的编撰者是顺治四年的进士谷应泰,藉张岱与谈迁﹐广稽博采,成书于和之前。

    这本书成书之后,顺治十七年时,谷应泰因此遭到御史黄文骥弹劾,指斥书中有违碍之处,后经朝廷查阅,书中尚无不妥之处,后选入。

    再看,它的编撰者是谈迁,从天启元年开始编著,顺治四年时全稿被窃,于是又发愤重写。

    顺治十年时,谈迁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邀请,携稿赴北京,访问前朝遗老、皇室、宦官、降臣等,公家档案,重新校订,以三十余年编成一书,署名“江左遗民”。

    然后再看,它的编撰者是计六奇,他家境清贫,二次乡试不中,康熙二年后以教学为业,并开始撰写和二书。

    为了编写明朝遗史,计六奇曾先后前往江阴、苏州、扬州、六合、镇江、通州、桐城等地实地考察。

    二书资料来源广泛,单是标明出处的史料就有、、、、、、、、、、、、等七十余种。

    最后是,编撰者是钱士馨,因为他晚年在北京,亲眼目睹李自成进京,所以记载的都是他本人亲见的,抑或是作者听相关事件的亲历者讲述的史实。

    那么问题来了。

    我想问一问读者大大们,他曹化淳一个前朝的太监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能让顺治进士谷应泰、江左遗民谈迁、教书先生计六奇,和闯军进城亲历者钱士馨,

    分别在顺治十五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九年和顺治十年不约而同地一起污蔑他呢?

    而且谷应泰的那本后来是被编进的。

    倘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当真像表面上一面为曹化淳一而再、再而三地平反,一面屡次给曹家后人皇恩殊荣。

    那为甚么在“文字狱”最厉害的康雍乾三朝,都没有一位皇帝下令销毁明末清初史料中关于曹化淳开门迎闯军的“不实之词”呢?

    再说回,我认为乾隆七年编撰的这本县志如此美化曹化淳是有原因的。

    一是因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有的宗族制度,会让一些地方在文字记录上特别优待美化一些名人。

    包括现在的一些网页地方志也会有这种现象,在写到自己家乡的名人的时候,即使这个名人在正史里面是一位名声不大好的奸臣,但是地方志依然会挑这个人好的一面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