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可是指温长卿? (第2/3页)
辈指点,此事关系国家,方才不得不如此,还望前辈不要动气。”
“周相爷说的哪里话?献吾一身老朽筋骨,只恨不能余生付国。”陈其猷说着捏了杯茶喝。
周延儒道:“是这样,玉绳次此请前辈来,是因为朝廷里面,最近又出了党争的苗头!唉,奈何我一人之力,又无确凿证据,实在是无法想陛下禀明。”
“党争?”
闻此言,陈其猷面色一沉,一双老眼中烁过两点青光,“周相爷,这话可不能乱说啊, 你我都是经过了几次变乱之人,要知道一旦这两个字出口,落实的尚且还好,可要是坐不实……那就是大祸根苗!”
陈其猷当初因为得罪阉党而被罢免,所以他对于党争最为抵触,同时痛恨非常,只是有过昔时教训,他也对于这种事,百万分小心。
周延儒知道老头子这个毛病,并不急于跟进,只叹了口气道:“献吾前辈,玉绳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敢无的放矢,此事实际上,源于陛下商牌、商税的推行……”
随机,周延儒把朱大皇帝推行商牌商税事简单描述了一边,之后才道:“说来,这两项国策,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只是这里面牵动了某些人的个人利益。”
“某些人?”
别看陈其猷不是什么大官,可是官场那套权衡制约他心里清楚,一猜就猜到能让周延儒如此忌惮、避讳的,估计只有一个内阁温体仁了!
想到这里,陈其猷微微顿了顿, 接着道:“周相爷,如您所说,难道他们真的敢出于个人利益,而破坏国策吗?”
“是啊。”
周延儒一声叹息,阴郁着脸色道:“这些,也是玉绳没有想到的,可是没有办法,玉绳一个人能力有限。”
周延儒这么说,是为了把自己形容成一个孤臣,在这种时候,越是孤臣,才越会得到他人的支持。
只有孤臣,才不会陷入党争,且对于任何事都能给出公平的判断。
至于对方信不信,无所谓,只要自己信了,就行。
陈其猷也是官场老油条,自从吃了上次的亏以后,他已经多少年不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