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九章:朕教导他?指不定谁教导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九章:朕教导他?指不定谁教导谁! (第3/3页)

经不是什么努力不努力可以达到的了。

    这是在挑战极限了。

    而在这一路之上,他们都没有受到任何敌军的骚扰。

    大军两侧的骑兵也都一路顺风顺水。

    最多也就遇到了一些草原部族派出来查探情报的斥候。

    而当这个消息被传回到鞑靼部的主营时。

    那统筹全局的马哈木顿时皱起了眉头。

    一日行进了七八十里!

    这可是他们预计的两日行程。

    就这,还是他们无法接受,必须要派兵袭扰和阻挠的程度。

    如今明军的推进速度加快,他们就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去阻挠。

    尽管这些被派出去送死的人都是鞑靼部的部众,可如今他们是联盟。若非如此,鞑靼部死多少人,他一点都不在乎。

    可如今,一味的叫他们的人去送死,那么对于他们这个本就脆弱的联盟,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可不这样做,那明军就无法按照他的计划,在他愿意决战的地点战斗。

    只有这么重重的阻挠下,他们才有可能落入到他布置下的地点进行决战。

    不仅如此。

    如今那明军突然之间在战后便加快了推进的速度,显然,那明朝的皇帝已经是看出了他的目的。

    否则又为何不顾被偷袭的风险,在一日之内便推进了这么远。

    要知道,这个距离可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他真在这个时候大军偷袭,那么明朝中军的前后,必然会被截断。

    首尾无法相连。

    前面的急行军,必然成为一股孤军。

    明朝的军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是正面作战!

    最怕的是什么,是缠斗,是混战!

    一旦陷入到混战之中,他们威力最大的火器,将没有用武之地。

    因为那些火器可分不出哪些是自己人,哪些又是敌人。

    想着这些,马哈木的心中也渐渐有了主意。

    伴随着明军临时的安营扎寨,休整了一夜,第二日继续动身之时。

    行进在最前列的军队,却没有丝毫要停止的意思。

    依旧在朱棣的命令下进行的急行军。

    五军营的步兵居中。

    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骑兵在左右两侧。

    彷佛丝毫都不担心被那草原各部族所突袭。

    而伴随着前后大军的距离越来越大,就是军中的那些将军们,都开始忍不住的跑回来劝说起来。

    “皇上,前后大军的距离太远了,一旦那草原部族派兵来攻,我们后军一时半会根本赶不上去啊!先行军,可就成了孤军了!”

    尽管他们一个个都清楚朱棣的想法,可如今距离实在太大了。

    就是那于谦,也是有些担忧起来。

    扰乱对方的计策固然重要。

    可也不能什么都不管不顾吧!

    然而听着这些将军的劝说,朱棣却没有丝毫的理会,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军令。

    急行军!

    在场中所有人都不解的目光中,朱棣却态度坚定。

    见此,那些将军们也只能是担忧的各自离去。

    既然皇上如此坚定,他们能说什么?

    只能是祈求着那些草原兵不要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可就当前线的消息、明军的动向再次被传回到那鞑靼部的中军主营时。

    那马哈木的态度却与明军的那些将军们完全不同。

    此时的他在收到那前线的情报后,脸上顿时浮现出怒色,甚至有些气急败坏。

    “朱棣,朱棣!你欺人太甚!”

    显然,在这两军最高指挥者之间,双方的意图已经无比的清晰了。

    等同于在打明牌了。

    而这马哈木之所以如此的气急败坏,是他料定那朱棣统帅几十万的大军,机动力很差,速度很慢。

    所以他不敢继续急行军!

    昨日之所以在那战后敢于急行军,可以说是看出了他们的意图,所以抽空占的便宜。

    可今日再次急行军,这不就等于当着你的面说:劳资料定你不敢在这个地方打!

    这如何能让那马哈木不气!

    看出他意图就算了,还准确的拿捏你暂时不敢决战这个点,反复的欺辱你。

    “朱棣!有胆子,今日你便再急行军!”

    马哈木的眼中,满是怒火。

    至于朱棣那边,却丝毫不担心那马哈木会突然之间率大军突袭。

    他的先行军虽然只是中军的一部分,但人数也在十万左右了。

    加上两翼三千营和五军营的骑兵,人数可达十五万!

    那可不是几千人或者一两万人,你大军突袭说吃就吃。

    这15万人摆在这里让你吃,撑也撑死你。

    虽然在战争发生的第一时间会出现大批的死伤,但他们的骑兵一旦冲进先行军的阵内,那骑兵就跟步兵没什么差别了。

    甚至会因为胯下的马,在作战之时无法灵活的行动。

    长矛队一上,你砍都砍不住。

    可他们如果不停下来,就无法更进一步的去收获战果。

    至于他们想一次次的冲击明军先行军阵型,更加不可能。

    那左右两翼的五万骑兵,可不是放着玩儿的。

    他大明的骑兵,可是能跟这些塞北部族骑兵一对一硬杠的狠角色。

    相比起来,同等人数下,指不定是那些草原部族的骑兵更害怕。

    明军骑兵,可是从太祖时便打出威风的!

    而那些草原部族的骑兵,有些骑兵的马镫甚至是木头做的。

    骑射根本无法用力。

    至于明军的,全部都是铁铸,装备武器精良。

    这正是大明国力的体现。

    虽然中军在再次分兵了十万后,除了那些骑兵外,便只有十五万的兵力。

    很可能后军遭到突袭。

    但是,先行军的那五万骑兵,可是骑兵!

    战斗一打响,神机营大炮火铳一轮齐射。

    前军回头,两翼骑兵回撤,瞬间便是合围之势!

    所以,不管对方是突袭前军,还是突袭后军,他朱棣都不怕!

    就怕他们不敢来!

    他朱棣有随时随地决战的本钱,而那些草原部族没有!

    哪怕是十万换十万,他们没了这十万,将对明军再也没有任何的威胁。

    可明军没有了这十万,还有整整四十万的兵力!

    更何况,老二老三分出去的二十万兵力,此刻正严防死守着那瓦剌部和兀良哈的兵力。

    也就是说,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那鞑靼部的兵力。

    让他鞑靼部损伤十万,他鞑靼部的首领会愿意吗?

    不过,朱棣的所作所为虽然看似精妙,但其实都建立在兵力的巨大优势上。

    哪怕是分兵,也不是对方敢随意吃下的。

    而那马哈木之所以气急败坏,也正是因为这些。

    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偏偏拿你没有半点的办法。

    第三日。

    朱棣并没有让那马哈木失望。

    依旧是堂而皇之的在那马哈木的面前快速推进。

    彷佛丝毫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

    不过,那马哈木到底也不是蠢货。

    在眼见仅凭鞑靼部的兵力无法对明朝中军产生太大威胁的情况下,便直接利用他们草原部众机动力的优势,直接杀了一个回马枪。

    朝着明朝大军之前分出去的左右两翼兵力杀去。

    隐隐有先对汉王朱高煦所率领的左翼十万人动手的意思。

    在收到后方传来的紧急军报后,朱棣却只是笑了笑,随后命人传出了消息,示意大军原地驻扎。

    同时,左右两翼的骑兵开始回笼。

    缩小中军与汉王赵王左右两翼之间的距离。

    给那调遣回去的鞑靼部骑兵造成威慑。

    如果他们真敢动手,骑兵顷刻而至。

    中军大军虽然慢一些,可一旦回撤抵达,那他们去了多少人,就得留下多少人!

    毕竟根据他们所获知的情报,那瓦剌部,可不过区区两三万人,就算全部都是骑兵,而汉王所率领的左翼只有十万步兵,无法对他们进行追击,有可能被不断的消耗,但人数的差距毕竟存在。

    只要三千营的骑兵回撤到,战场的局势便能顷刻扭转。

    不需斩杀多少,只要拖住。

    待中军抵达,就是围杀之局。

    不过,朱棣也明白,那马哈木不会这么傻的真对左翼动手。

    之所以这么做,不过就是为了让他们急行军的脚步停下来。

    逼迫他们停止推进。

    如果他们真的将双方的差距拉大到不可弥补的距离,或许他们会真的动手。

    但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朱棣对此也不在意,这占便宜可以,总不能占便宜没够吧?

    此时的中军大营内,于谦这几日跟随着皇上朱棣,从他的排兵布阵之中,也是学习到了不少。

    这几日之所以如此的顺利,在他于谦看来,就是一句话。

    料敌先机!

    皇上朱棣似乎始终都能精确的算准对方的意图。

    不过他也清楚,想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光学就能学到的,这其中需要的是无数的经验。

    只有当这些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将所有的事情都看的明明白白,然后再稳步的应对。

    这一次,依旧没有出乎朱棣的预料。

    伴随着朱棣中军的停止推进,那绕到后方的骑兵,也停止了合围的迹象。

    就好像朱棣和那马哈木互相之间商量好了一般,从始至终都是小打小闹,都保持着一个各自克制的态势。

    此时发生在大军之中的情况,也在军队传令兵的传递下,不断的朝着大明朝内部传达而去。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为了时刻详细的了解到老爷子朱棣所率领大军的情报,朱瞻基自然也是通过奴儿干都司,与朝廷建立了联系。

    获得了取得大军情报的途径。

    当然,获取的情报肯定是有延时性的,但也好过没有。

    虽然他们也能自己派人去探知,但此时明军周围的一切肯定是所有人的关注点,一旦真的派人去了。

    能不能探知到消息不知道,但将他们所在地暴露的风险,却太大了!

    在城池没有建造完成前,他们只能是小心翼翼的躲在犄角旮旯里,偷偷的做事情。

    否则一旦被发现,那就是覆灭之灾。

    所幸的是,如今不管是那鞑靼部还是瓦剌部,亦或者那兀良哈,他们的全部兵力都集中在明军的周围。

    这鞑靼部的腹地,反倒是没有多少人关注,也没有多少的兵力留存。

    给了他们玩一个灯下黑的绝佳机会!

    否则,这城池能不能建成,还真两说。

    最关键的是,一旦被发现,他们这些人,没一个能跑掉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