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既然跑不了,那就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七章:既然跑不了,那就干! (第3/3页)

   朱瞻基当即说道:“皇上,孙儿早对那纪纲产生了怀疑,之所以故意截留那银子,就是为了引诱那纪纲出手,否则孙儿怎么将其就地正法。还有那赵濉,若没有此事,像他这种坏了歹毒心思的人,又怎么能自己冒出来。”

    反正人都死了,这话还不是随便说嘛。

    听着朱瞻基的话,朱棣倒是没有质疑,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又是监国长孙,这点朕倒是可以理解,不过,那些银子到底是朝廷抄家所得,本该归入国库,朕问你,银子呢?”

    朱瞻基没有多想,疑惑的说道:“皇上,刚刚那纪纲不是说了吗,是在城中的一处私宅内。”

    好看的言情

    闻言,朱棣顿时便转头看向了樊忠,问道:“派出去的人查到了吗?”

    听着朱棣的问话,樊忠突然愣住了。

    刚刚在手下人去查明后,自己就偷偷的跟皇上说了啊。

    。

    现在又问,是什么意思?

    正当樊忠疑惑时,朱棣追问道:“查到了没有!”

    樊忠赶忙回话,可还是有些犹豫:“查......”

    这刚说了一个字,便瞧见了那朱棣皱起的眉头。

    见此,樊忠就是为人再古板,也该知道自家皇上是什么意思了。

    毕竟他古板木讷,又不是傻。

    话锋一变,斩钉截铁道:“回皇上,臣没查到!”

    闻言,老爷子朱棣顿时笑了起来。

    而朱瞻基则瞪着眼看向那樊忠。

    面对朱瞻基注视,樊忠也是心虚的避开了。

    “臭小子,朕再问你一遍,那些银子呢?”

    朱瞻基顿时梗着脖子说道:“孙儿不知道!”

    可朱棣却道:“你不知道?朕却知道!听说你花耗了不少银子,给朝廷在那京郊之处搞出一个水库和水渠来,致使朝廷几十万亩的旱田变为了种植水稻的上好良田,做得不错.....”

    “不过,朕虽然体谅你对朝廷的这份公心,但这些银子毕竟是朝廷国库之银,那些水库和水渠,也应当充入朝廷国库之内。”

    不顾朱瞻基憋屈的目光,朱棣一眼便瞧上了他手中的那支燧发枪,说道:“你手中那个玩意儿看起来十分精良,想来也是花费不少,可你哪来的银子购置,想必也是用的那些抄家之银吧?”

    “来人,将那玩意儿给朕呈上来。另外,命人预备轿撵,朕要亲自去查收朝廷公物!”

    听着老爷子的这些话,还有那樊忠过来夺走的燧发手枪,朱瞻基简直气炸了。

    不要脸.....

    太不要脸了。

    哪有这么玩的!

    这踏马分明就是在抢劫!

    相比于此时正一脸乐呵的瞧着自家儿子被老爷子收拾的朱高炽,他身边的朱高煦却眼珠子死死盯着被老爷子拿过去的燧发手枪.....

    cao.

    朱高煦很清楚,这玩意儿一旦到了老爷子的手里,自己就半点机会都没有了。

    随着老爷子在拿过那燧发手枪摆弄了两下后,顿时乐呵的满脸笑意。

    这一出虽然闹的厉害,可这收获还是不错的。

    有了这玩意儿,让那朝廷里的工匠们照着打造,说不定就能给朝廷搞一个新式武器出来。

    如此一来,自己这次前往北边的大战就把握更大了。

    想着这些,朱棣那心里头是高兴啊......

    片刻后。

    被朱棣命去准备轿撵的赵公公也回来了。

    “禀皇上,轿撵都已经备好了。”

    闻言,朱棣收起把玩那火枪的目光,抬起头得意的对这满朝文武说道:“诸位,既然大家都在,那正好,诸位也给朕做个见证,莫说是朕这个做爷爷,私自侵占长孙的财物。”

    “走吧,一同去瞧瞧那水库。”

    听着朱棣的话,这满朝的文武也都不是傻子,自然是瞧出了这朱棣与自己那大孙子之间斗心眼的事情。

    憋笑的同时,心里对那所谓的水库,以及可以将几十万亩旱地化为良田的水渠也十分好奇。

    尤其是那些文臣们。

    他们可太清楚这几十万亩代表了什么。

    尤其是那夏元吉,听到国库将再增加几十万亩的良田充公时,心里头那是一个高兴啊......

    “微臣遵命!”

    随着众臣叩拜后,所有人便都朝着那水库水渠所在而去。

    唯独朱瞻基,气的直哆嗦。

    这一出,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时间,不由的看向了自己身边的亲弟弟朱瞻墉,咬着牙问道:“是不是你小子告的密?”

    瞧着自己大哥要吃人的表情,朱瞻墉立马便瞪着眼说道:“跟我有什么关系,大哥,这事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本来还在矿区呢,结果那东厂的黄俨便找过来了,我哪里知道怎么回事。”

    “被带回去后,就被老爷子骂了一通,晚上为了防止我给你传话,把我扔在了宫中关了一晚上,这一晚上连个火盆都不给,你弟弟我冻了一晚上!”

    见这小子如此表情,朱瞻基不由的皱眉。

    不是这小子告的密,那是谁?

    这好好的计策.....

    想着这些,朱瞻基也是烦躁的不行。

    事已至此,再想那么多也没用。

    不过,朱瞻基还是赶忙对着身边的朱瞻墉问道:“对了,老爷子到底知道多少事情?你小子没腿软全说了吧?”

    听着朱瞻基的话,朱瞻墉赶忙说道:“那黄俨黄公公就是找我的时候路过瞧见了一些,老爷子问我的时候我也只说了水渠和水库的事情,老爷子并没有说什么,想必是并不知道其它的。”

    闻言,朱瞻基这才松了口气。

    如果只是水渠和水库,那还算能够接受。

    损失并不是太大。

    想到这里,朱瞻基赶忙嘱咐道:“一会儿到了地方,你小子机灵一点,别把家底都抖搂出来。”

    对此,朱瞻基赶忙回道:“放心吧,大哥,昨天老爷子问了一晚上我都没说。”

    朱瞻基点点头,也不再跟他废话,赶忙便追了上去。

    那地方藏的宝贝太多,不能让老爷子都给搞走了。

    京城之外。

    在一众护卫开道,百官随行的队伍中。

    朱瞻基骑着马,紧紧跟在老爷子的龙撵边上。

    见四下无人,老爷子朱棣此时也不装了,笑看着一旁的大孙子,问道:“臭小子,你打的如意算盘不错啊,想跑?”

    闻言,朱瞻基尴尬的一笑,道:“爷爷,您这说的哪里话,这天下都是咱们家的,孙儿跑,往哪儿跑啊?”

    见朱瞻基死不承认,朱棣却说道:“你要是不想跑,你抓了那么多官员做什么?你真当爷爷坐在那龙椅上是睁眼瞎吗?”

    面对老爷子的话,朱瞻基也只能是陪着笑,说道:“爷爷,您看您,说的什么话,孙儿做这些,可都是为了您着想。”

    老爷子听到这话,还真来了兴趣:“为朕好?来,你小子继续说,让爷爷听听你怎么编。”

    “爷爷,这可不是编,爷爷之前故意在乾清宫里教训我爹和我二叔三叔他们,为的什么,不就是想打仗了,我爹不给钱吗?您再想想,孙儿这次抄了六百多位官员的府邸,查抄了多少银子?”

    “还有那纪纲,您之前怕是没有看那折子里的清单吧?光那纪纲府里的查抄的银子,就足够咱大明朝十万军队的三个月的花耗了。再加上那些官员的,只要爷爷您这次速战速决,这银子不就有了吗,还需要您看我爹的脸色?”

    听到朱瞻基的话,朱棣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之前那纪纲贪污的清单,他也没有看,直接便扔到了一旁。

    如今听这小子这么说,朱棣还真挺意外的。

    不过,在惊喜之余,朱棣瞧了眼朱瞻基那小子,却疑惑的说道:“你小子,不会是故意弄够这些银子,想撵你爷爷去北边吧?”

    朱瞻基心中一惊,赶忙陪笑道:“爷爷,您看您,这是孙儿的一片孝心!”

    见此,朱棣倒也没再追究什么,只是躺在那龙撵之上,说道:“你小子这次做的不错,给爷爷解决了一大难题,你放心,这次爷爷出征,一定带着你小子去见见世面。”

    听到老爷子这话,朱瞻基顿时傻了眼。

    “爷爷,这就不必了吧?您不是让孙儿勤加处政吗?孙儿在京城里,替您看好朝廷不是更好吗?”

    可老爷子朱棣却压根不理他这些,说道:“处政自然是要处政的,可这当皇上的,没打过仗,那还算咱老朱家的人吗?”

    朱瞻基在心里头无奈的同时,也是暗骂了一句老王八蛋。

    这一群人,整整走了两三个时辰,直到那朱瞻基都跑到了后面的轿子里去吃午膳和睡觉,这一条长龙般的队伍才抵达了那黄俨所查到的水库之处。

    站在那水库的高坡之上,这朝廷的文武百官们环视周遭,瞧着这四周的土地都被那一道道的水渠所包围时,才终于相信了朱棣的话。

    还有这水库,这么多的蓄水量,完全可以为西面那些低矮的土地供给水源。

    在那四通八达的水渠作用下,周围这几十万亩的土地,可不就成了那水资源丰富的水稻种植田了吗?

    只需要派些人手将其中的荒地开垦,转眼便是几十万亩可以随时种植的良田。

    大明朝这么多的土地,之所以还会在缺粮食的情况下还开垦不出很多的耕地,本质的原因就是很多地方光开垦出来是没有用的。

    没有水,或许距离水源太远,根本没有任何开垦的必要。

    尤其是这南方,长江流域。

    因为季候的原因,小麦的种植产量十分的低。

    唯独这水稻的产量最高。

    可偏偏种植水稻,水是很重要的一环。

    看着如此壮观,震撼人心的一幕,那些个朝堂上原本对朱瞻基莽撞行为还颇有微词的文臣们,如今也不得不叹服这位长孙殿下的大手笔。

    光是这水库水渠的构想,就绝不是他们这些朝臣们敢想出�

    �的。

    一出手,便是几十万亩的良田,这要解决多少百姓的粮食问题!

    就当众人纷纷围在朱瞻基这位长孙殿下身边感叹之际,一旁的老爷子朱棣,却突然指着远处,对身边的朱瞻基问道:“臭小子,那里是干什么的?”

    听到老爷子的问话,朱瞻基与一旁的朱瞻墉皆是脸色一变,可转瞬间又恢复了平静,互相对视一眼,对着老爷子忽悠起来。

    《控卫在此》

    “爷爷,您说什么?那儿?孙儿也瞧不清楚啊,那是山吧。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