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朝会! (第2/3页)
龙椅,面朝百官。
而各部尚书则是在第二个平台上,以及如今在京的为数不多的勋贵们,可以站在第二个阶梯上。
第三个阶梯平台,就是阶梯的最下方,广场!
朱标朝着太和殿内端坐的朱元璋躬了躬身,只见朱元璋微微点头,他们父子二人,又不知道在心里盘算着什么大戏。
而这一次的,丑角是谁?主角又是谁?
转过身,朱标将手中的玉圭向上拱了拱,面朝百官的方向,开口道:“西北战事不断,朝廷山高水远,肃州至嘉峪关防线,五镇之地,兵甲不过四万余人。”
“粮草不过百日之用,察哈台汗国,不遵王命,不听教化,圣喻,朕虽迟暮之年,亦有当年之勇。”
“察哈台虽距京师,千里之遥,固有其土,其民,不知理国,挑起战火,朕思量日久。”
“决意尽起京营之兵,携万民之勇,守祖宗之地,驱敌于关墙之外。”
“接着,户部尚书杨靖,户部左侍郎,赵勉,兵部尚书,沈溍,兵部右侍郎茹瑺,留五军都督府武定侯郭英,守备皇城内外,留曹国公李景隆,守备金陵形胜。”
“为表朕与敌寇,誓死破敌,尽起各营兵马,一十七万,号五十万大军,驰援西北。”
“暂令,东宫,提兵三万,于洪武二十三年,二月十五为先锋军于西安驻扎。”
“待朕统军所过,再行进军。户部当紧密筹措,行军所耗,兵部当严格检验出征将士!”
“旨意所到之日,洪武二十三年,六月之前,齐备粮草,军械,钦此!”
朱标并没有要处理什么国事,也没有让各部的人出来奏事,堂而皇之的站在那里,宣读着最高行政命令,圣旨!
只是他的声音还未落下,边上的各部臣工,交头接耳,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朱元璋已经释放了迁都的信号,如今又要让朱标领军三万,打着驰援西北的名义,去西安暂时驻扎。
从大明朝建国之后,除了第一次北伐收复燕云之地外,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御驾亲征过了。
一个小小的西北察哈台汗国,他们对大明朝的威胁,小的可怜,真的值得朱元璋去御驾亲征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