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六章: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 (第2/3页)

瀛使臣了。

    再则说了,就算宫里要怪罪,赵晨也有无数的办法,非但可以脱罪,说不定还有机会把那段血海深仇给一口气报了。

    东瀛盛产什么?他们可能什么都没有,甚至连铜钱都要从中原运去,但他们有中原最缺最值钱的东西!

    银矿啊!

    没有什么比银矿更能让人心动的了。

    “哎,有件事情问你们,礼部有四个员外郎,每个员外郎都是三个助手吗?”

    自从见到了那个带着枷锁脚镣办公的大人后,对大明朝的官制,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心理,堂堂京师朝廷六部衙门,人手缺的这么严重?

    礼部都如此,那其他的部门,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是啊,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我们也是被临时抽调过来的,之前是负责管其他的事情,肖海在吕文大人的身边,帮着吕文大人处理县学,府学的问题。”

    “段金良是在国子监任职的,也是管学府的事情。”

    “我原本就在这里,不过平时也就是接待一些文书,清闲一点,他们俩可忙的晕头转向。”

    赖钟语气沉稳道。

    “县学,府学?这都是礼部来管?”

    赵晨顿了顿,这管理学府的事情,那可是重中之重,怎么只分给礼部的一个员外郎来管?

    “那何止是县学府学,就是私塾,也要我们来管,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中央了,从洪武三年开始,全国境内大兴土木,建设学府。”

    “要求五个村庄,必须有两个私塾,十三个教书先生,下等县要有两个县学,十一名教书先生,爱要是秀才出身。”

    “中等县要有五个县学,上等县要有八个县学。”

    “下等府要有三个府学,中等府要有五个府学,上等府要有十个府学。”

    “府学的教书先生,还要是举人出身,这举人哪有那么多,一年一次科举,举人不过千余人,三年一次恩科,举人不足两千人。”

    “每年考生都有十几万人。”

    段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