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章 血染沧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8章 血染沧波 (第3/3页)

    将摆件裹装箱后,露出背后的半面粉墙,显得空空荡荡。

    林浅脑中突然灵光闪过,见桌上摆着笔墨,便道:“拿笔来。”

    周秀才啊了一声,不明白舵公葫芦里又卖什么药,去桌前研墨,选了根狼毫,饱蘸浓墨,递给林浅。

    林浅接过毛笔,踱步至墙边。

    这时周秀才才猜到林浅是要题诗。

    他读过书,本就对诗文感兴趣,加之从未见过林浅挥毫作诗,一时间兴趣大增,站在一旁,屏息凝神以待。

    只见林浅沉思片刻,自信下笔。

    只一字,就让周秀才眉头皱的能夹死牛。

    那字写的歪歪扭扭,勉强能看出些许间架结构,但运笔全无可取之处,就是练上一年的幼童,写的也比这好些。

    林浅写完一句半,突然停笔,转头问周秀才:“二哥,你说我这里用什么意象好?”

    周秀才微怔,写诗还带题词的吗?

    他知道林浅是农户出身,不讲文人规矩,便提醒道:“用‘头枕霜’吧,合音律,也合意境。”

    林浅点头,继续写就,写了几笔,又问了些许建议。

    如此反复数次,搞得一首诗里,倒大半是周秀才写的。

    随着四句写毕,周秀才也看的出这诗基本就是化用了“咸水歌”的歌词。

    大意是写珠民的生活艰辛。

    周秀才暗自点头,明白了林浅此举的深意。

    写这样一首诗,朝廷就会把这次袭击,看做是珠户民变,不往海寇上联想。

    想来,舵公故意把字写的如此不堪,也是模仿珠民用笔。

    林浅用竹笔写的字,周秀才是看过的,也算有些章法,显然不至于换了毛笔,就写成这幅潦草样子。

    想到此处,周秀才心中又暗自敬佩起来,舵公果然心思细腻,连字迹优劣这种小事都想到了。

    正思量间,林浅已写完全诗。

    只见他最后一句里,一个“斩”字,竖拖的老长,气势十足。

    周秀才打眼一看,骤然色变。

    最后两句一加,整首诗意思原地调转,只见墙上的是:

    “朱门酒肉贱籍疮,铁衾布短头枕霜。

    江河苦载沉珂税,舟人空捞冷月芒。

    鲛女泣尽千行泪,帆影摇碎万点光。

    此去蓬莱东入海,血染沧波斩龙王。”

    这他娘的!

    这他娘的,是反诗啊!

    满墙反诗,杀气腾腾。

    因用墨太重,随着笔画流下一道道墨痕来。

    宛如淋漓鲜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