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 铁币与铜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一章 铁币与铜币 (第3/3页)

说不定,就是大明赋税重要支柱。”

    明清矿业政策,一直在禁与不禁之间。

    朱元璋时期是任民自采,但是对规模很大的矿场,也是暗中压制。而正统之后,一度禁,一度又松开。反正一句话,矿业这东西,非强力人士不能操盘。

    这一点,即便是放在六百年后,也不能算是错了。

    北方为了矿场,火并杀人的事情,还少吗?

    但是何夕依然觉得有一个清晰的政策。能推进矿业的发展,降低开矿的成本。大量黑矿,看似不用缴税,但是实际上私下维持成本,比明面上多太多了。

    毕竟工业发展,矿业也一定会发展的。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好。按你的意思来办。写个章程上来。”

    何夕说道:“是。”

    朱元璋说道:“另一件事情,就是请你主持煤铁司专项考试。”

    何夕一愣,说道:“煤铁司专项考试?”

    这一句话,何夕每一个字都明白,但是合在一起,就不明白了。

    朱元璋说道:“我不知道,你们后世公务员考试怎么弄的。就按那个来?”

    何夕一愣,说道:“陛下,这不大好吧?”

    朱元璋轻轻一笑,说道:“不是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吗?大明士大夫还没有长成。天下大乱,才过去不到二十年,可以说,大明士大夫与大元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朕看不上他们的原因之一,这是他们与朕有心结的原因。”

    “天下敢犯颜直谏大臣,屈指可数。宋讷一去,刘三吾等人各奔东西。而今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观望。”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语气之中多少有一些惆怅。

    虽然朱元璋而今与这些人分道扬镳,但不得不承认宋讷等人,算得上忠臣孝子。只是兰芝当门,不得不除而已。

    朱元璋话语不停说道:“在元朝,九丐十儒,打碎不知道多少人的气节。而今大明才养士十五年,有骨气的人也不多。大多数也不过是想做官而已,他们在乎的是做官的渠道,而不是考什么。”

    “此刻不做此事?什么时候做?”

    “不过,这一次考试,仅限于国子监生。争取将这一件敲定为定制,今后凡是朝廷官员乏人,都要专项招考。所以,你这一次责任重大,因为今后大明专项招考,该怎么做?都是以你这一次为范本。”

    “所以,好好做。”

    何夕深吸一口气,说道:“请陛下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好此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