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章 璞玉惊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章 璞玉惊澜 (第2/3页)

理想化模型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性,视角刁钻而深刻。

    到了文科综合,她的答卷更是堪称一场思维的盛宴。历史论述题中,她并未局限于课本观点,而是从一个宏大的文明演进视角,分析了某个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引用的史料细节精准得令人生疑,其洞察力仿佛她曾亲身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凝视过那些浪花。语文作文的题目是《论“界限”》。当大多数学生还在探讨人际边界、道德底线时,余念念已然笔走龙蛇,从宇宙星辰的运行法则,谈到人间秩序的构建原理,再深入到人心欲望的自我设限与超越。字里行间透出的哲学思辨与苍茫意境,完全不像一个十五岁少女的手笔,倒像是一位看破红尘的智者留下的箴言。她探讨的,是“道”的界限,是规则与自由的终极命题。

    监考的是那位严肃的李老师。她起初只是例行公事地在考场内巡视,但当第二次经过余念念身边时,她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看着那以惊人速度被填满、并且额外增添了许多“注解”的试卷,她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是否在乱写?),逐渐转为惊讶(这思路……),最终定格为难以掩饰的震撼。她在余念念身边驻足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眼神也一次比一次凝重。她甚至下意识地推了好几次眼镜,仿佛无法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坐在余念念斜后方的苏晚晴,答题节奏一向以稳健高效著称,但今天,她的笔尖却偶尔会停顿。她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飘向前方那个沉静的背影,看着余念念几乎是以一种匀速运动的状态持续书写,看着她偶尔停笔,也并非踌躇,更像是在斟酌最精准的表达。苏晚晴清澈的眼底,兴趣的光芒越来越亮,如同发现了掩埋在沙砾中的绝世璞玉,正在自己眼前绽放出令人无法逼视的光华。

    而在楼下的另一个考场,陈雨晴却遭遇了滑铁卢。她本就因余念念的到来而心绪不宁,考试时更是难以集中精神,目光总忍不住瞟向门口,期待着听到关于余念念的什么笑话。当她看到余念念那个考场的学生交卷后议论纷纷、脸上带着惊叹表情时,她心里更是像堵了一团乱麻。原本十拿九稳的题目,此刻看起来也变得面目可憎,思路频频中断。越是焦急,越是出错,最后几道大题甚至没能完成。交卷铃声响起时,她的脸色苍白,手指冰凉,心中充满了挫败感和对余念念更深的怨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