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四章 举步维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四章 举步维艰 (第2/3页)

着实在没有事情可做,就觉得,或许睡着了就会不觉得那么饿了吧。

    还别说,可能是最近真的疲累了,倒是很快就睡着了。

    然后在梦里,他又出现在了那个奇怪的空间里面。

    那一个个的大屏幕,还在像是播放电影一样,向他展示着一段段关于隋朝的故事。

    而所有的故事围绕的人,正是隋炀帝杨广。

    上一次梦到的时候,是他小的时候,而现在,好像已经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了。

    炀帝十一年九月十五日,炀帝离开雁门,经并州南返

    回到东都洛阳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五了。

    在此之前,群臣对是返回西京长安还是东都洛阳有不同的意见。

    苏威早就认为,三征高句丽返回长安之后,皇上就应当安于京师,不宜东巡西游。

    他在洛阳和汾阳都曾劝谏炀帝不能轻易出塞。

    这次雁门脱险南返并州,他依旧坚持己见,认为炀帝应当立即返回长安,坐镇西京。

    他说如今四方盗贼不息,又刚刚摆脱了雁门突厥之围军中士马都很疲劳,社稷也多受惊扰。

    陛下应直往西京,固守根本,养息天下,才是为国家大计着想。

    关中是形胜之地,朝廷的根基全在关中,这一点炀帝心里很清楚。平心而论,苏威的话很有道理。

    但是,炀帝不愿回到长安那个

    山河阻隔、四面闭塞的地方,因此,尽管苏威言之有理,他依旧觉得不顺耳。即便兵马疲弊,天下惊扰,回到哪里不都照样休养生息吗?

    所以,他对苏威的建议只是默默地听着,并没有表明自己的

    态度宇文述则和苏威的意见不同,他认为随驾北巡的臣将,眷属大多在东都,建议炀帝可以顺路先回洛阳,使群臣家眷安然后由潼关入关中,再去长安也不迟。

    这话正合炀帝的心意,而且理由也合乎情理。文臣武将随驾出退已有半年之久,每个人都有离思别愁,是人之常情,应该先让他们与要儿团聚,方显皇恩浩大。

    什么坐守西京、深根固本,还是等以后再说吧于是,炀帝决定由并州起驾,直奔东都。

    炀帝十二年新年,未见各国的使节前来朝见,甚至各郡派到京城的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