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汉家的基础教育 (第2/3页)
,皆是父皇对亡故将士们的体恤之心”。
将这种收买人心的事都通通推到老爹的头上去,老爹不仅不会生气,更还是会欣然接受。
…………………………………………………………………………
南北将军中,光是在吴楚平叛之中,便折损了近两万军卒,自然是不能将这些军卒的子嗣尽皆招到学堂之中。
只是选出了百名适龄之男童来,更是将其安排到了思贤苑中居住,以及学习。
派人翻阅过了天禄阁中众多的藏书后,刘荣便是发现,汉时,的确是没有什么适合孩童所读的书。
即便是没有多少字的鸿范而言,对于几乎一个字也不会写的这些学童而言,都太难了。
然,刘荣更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太子宫中的经历来,那时由贾谊教导自己与刘德读书认字,刘荣可是没少挨打。
且刘荣本质上,心智还是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为难,就更别提这些学童了。
如此一来,刘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是决定了要再来做一次剽窃之事。
原本还想剽窃一下《三字经》,但三字经中关于汉家之后的事,写的太多,一想到什么融四岁,能让梨这样的话,刘荣还是放弃了。
若是写出来,别人也看不懂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而接下来刘荣便是想到了另一个古代华夏的启蒙刊物——《千字文》。
千字文,本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其行文不押韵、也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之时,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然其中,虽也是有些典故,但却提到的多是,周文、周武商汤这样的上古之事。
将其默背在纸张之上后,刘荣便是将其中,提到汉家后世之文,通通删改。
刘荣在前世时的童年过得可是异常的苦逼,有个古板的祖父在,在刘荣还只有几岁的时候,便是逼着他,背什么三字经,弟子规。
在规定的时间,若是背不出来,饭都不允许吃。
…………………………………………………………………………
人的记忆力,随着年纪的增长,是会变越来越差的,所在,小时候背诵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最是容易一直记得住的。
将其书写完之后,刘荣更是有些恶趣味的添加了一些吹捧汉家的“典故”,接着便是找人来润色。
颜异与汲黯见到此文之时,便是不由自主的念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读全篇下来后,汲黯便是先问道:“殿下,这是从何处所得之”。
刘荣只是呵呵一笑,却并未回汲黯所问,只是言道:“卿家以为,令那些学童读此文如何?”。
闻此言,汲黯当即便言道:“老子曾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此文虽看上去简单,但是其中却也是有道之所存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