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六章 刘荣的想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六章 刘荣的想法 (第2/3页)



    ……………………………………………………………………

    接着刘荣却并未回寝宫而去,而是听从来晁错之谏言,到了麒麟殿去拜见老爹。

    天子刘启曾自己表态过,其言曰:“夫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当令郡国务农桑”。

    对于商贾,其是极其厌烦之,因而在刘荣此条陈之后,却也并未多言之,只是说道:“此事干系重大,然若功成,必大有裨益之,你可与人商议,若有了什么条陈,必先要奏报于朕,得朕之准,方可令他人知”。

    “诺!”。

    言毕,刘荣便是告退离去。

    “还是年轻好啊”,望着刘荣离去的身影,天子刘启是感慨道。

    在其一旁的王仡闻此言,却是呵呵笑道:“陛下正值壮年,怎能有如此感慨?”。

    翌日,刘荣一大早便起身,洗漱过后,用完了早膳,便乘车驾到了晁错府邸门前。

    此次来见张恢,乃是向饱学之士请教之,固此,刘荣是做足了准备,到了晁错府门前,并未令人前去通禀晁错。

    而是令王声,递上了拜贴,令人转呈给晁错。

    接过刘荣之拜贴,晁错是呵呵一笑,便持此贴到了张恢之房中。

    “老师,此乃是皇长子刘荣所转之拜贴”,晁错一拱手便道。

    昨日在听到晁错言论后,张恢对于刘荣,印象便是不错,如今整个汉家不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在民间各家学派之间,也无甚人对法家之士有什么好脸色。

    法家之人从来都是为了其心中之“法”而不惧生死之,特别是在战国那般大争之势中,因变法而死之人,比比皆是。

    秦有商鞅,韩有申不害,楚有吴起,然其皆是因变法而亡之,然即便是如此,亦是阻挡不住法家之士的脚步。

    接过晁错手中之拜贴,观之过后,张恢却是起身往屋外而去之。

    晁错是忙追上前问道:“老师这是要做何?”。

    “自然是去迎殿下入府”。

    当即,晁错便说道:“怎能令老师亲去,还请老师正堂稍坐,学生前去迎之”。

    “此当老夫亲去!”,见老师如此坚定,晁错便是言道:“那学生便陪老师同去!”。

    张恢此时已是已七十余岁之老者,如此,晁错是亲自上前搀扶着他,缓步行至门外。

    拜贴递进去了也好一阵了,也不见有人出来,刘荣便是在其府门外一阵踱步。

    就一回身的功夫,便见到晁错搀扶着一老者正出府而来。

    能令晁错亲自搀扶的人,不用想,刘荣便是知道,此人定是张恢。

    如此,刘荣快步上前,朝其行礼言道:“张公在上,小子刘荣有礼”。

    张恢见刘荣如此,自然是不能失礼,回礼道:“老夫怎敢受殿下之礼”。

    “令张公轻易出府而迎,此为小子之过也”。

    “殿下不必如此过谦,老夫昨日闻殿下之言,甚为赞同之,固此当然要亲自出府相迎”。

    待两人言毕,晁错这才说了一句:“殿下与老师,还请入府而谈”。

    如此,不多时,众人便到了晁错之府中,待众人坐定,刘荣便言道:“若不是昨日听错公所言,小子还不知张公竟在长安之中,今日贸然拜会,还望张公恕罪!”。

    “无妨,无妨,老夫一介布衣,能得殿下如此看中,老夫亦是高兴也”。

    而刘荣来此,却不是一人来之,早在昨日之时,刘荣便是命人去告知了张汤与义纵,今日要领二人去见张恢。

    若是其余之旁人,这二人或许可能不知道,但张恢是谁,若二人不知,那也不用再说自己是学申韩刑名之学出身的人了。

    然这两人表现得,比当初第一次见到刘荣之时还要紧张。

    此来见张恢,自然是不能上来便谈正事,如此定是有些失礼,接着刘荣便是与张恢言道:“张公不知,此次来见张公,小子亦是携二法家之士来之”。

    言毕,刘荣便是一指身后站立之二人。

    当即张汤是颤巍巍便是朝张恢一行礼道:“后,进之士张汤拜见张公!”。

    申不害与韩非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