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五章 科举之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五章 科举之后 (第3/3页)

想要持金前去资助吴王刘濞,到时吴王刘濞入长安称帝,必会报答自己雪中送炭,也可封侯拜相之。

    若是叛乱之中,刘濞真的攻破梁国,得入函谷,直奔长安而来,这些商贾,说不得当即便会出城夹道相迎之,更有甚者,说不定为了得利,还会与叛军来个里应外合,将汉家之神器卖给吴王刘濞………………

    如今得中考举之人,皆是未来之储君,如今的皇长子刘荣亲自选任之臣也,那若是在皇长子刘荣继位称帝之后,这些人不说皆是出将入相,其定也可做得上两千石之高官。

    固此,商贾豪强们,怎会不像是饿狼一般前仆后继的想要与这些人建立起关系。

    商人,皆是能看到长远之利益之人。不说现在如何,将来定会有大用。

    早前,那些个商人,便开始在刘荣的属臣之上,打起了主意。主父偃是在投奔了刘荣之前,便已是有了家室,在其得官之后,便是将其远在齐地之妻子与子嗣接到了长安来。

    而张汤却是还未婚配之,在其到了廷尉署中为官之后,为其说媒谈亲之人,便是踏破了其家之门槛。

    张汤的母亲虽老迈,却是一深明大义之人,见到这些个为商贾说亲之人而来,不论其赠多少金之嫁妆,皆是不准之。

    后来,来其家说亲之人,不仅未少,却是越来越多了,其母是不厌其烦。后来,也不知是怎的,张汤竟然的安国侯王游看中,娶了其女王澍。

    安国侯虽是比不上平阳侯那样的万户之候,然却也是五千户以上的大侯,其先祖初代安国侯王陵在汉家初年,那个功臣诸侯遍地走的时代,还曾做过汉家之右丞相。

    然其府中召婿,平常之时,怎会看的上一区区五百之官吏,而其为何会如此,朝臣们皆是能看的出来…………

    然此后这些商贾见此,才算是“放过了”张汤。

    而如今,有心得目标,且还不只是一个,这些商贾自然是更加兴奋了。

    …………………………………………………………………………

    身为平定吴楚叛乱的亲身经历者,对这些商贾之作为,刘荣自然是一清二楚。

    此前,刘荣心中,还并未对这些个商贾如此讨厌,不过经此之后,特别是将来还要做储君,更要继承皇位,统御汉家之万里山河,千万生民,刘荣是真真正正的意识到了此时这些个商贾对汉家的危害有多大。

    只要你一时不注意,其便会以你绝对想不到的速度迅速发展,而当你再注意到它之时,其或许已然成了附骨之疽,盘根错节,无法根除之。

    然刘荣自然也不会做的如法家之人一般,死命要将商人赶紧杀绝,万事万物,凡是其有一利,便便必有一害。

    而有害者或许亦有利之,商人虽是对朝廷有大害,其也有利也,此时汉家天下之安定,说起来,也是有这些商人的一些功劳的。

    且将商人完完全全的赶紧杀绝,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制定对商人行商之严格的规定,并绝对执行之,将其控制在一框架之中,锁在笼子中,才能保证其对政权不存在危害性。

    当然这些个商贾寻上这十个考过科举之人,也算的上是对其的一次考验,刘荣也是甚是想知道,有多少人能通过此次之考验。

    放榜之后数日,刘荣便是收到了密报,已然是有人开始寻上了这十人之家而去,其手段是何其相似之——结亲。

    放在手中之书信,刘荣便开始琢磨会不会有人会受了商贾之蛊惑而从之。

    曹峥与公孙贺便不用想了,即便是列候之竖子也不可能会入娶一个商贾之女,若是平阳侯曹奇与平曲侯公孙浑邪知道了自己的儿子娶了个商贾之女,不被气疯了才怪。

    且平阳侯历来多与汉家天子的公主结亲,天家之女与商贾之女为妯娌,平阳侯曹参若是知道了,说不定便要被气的从坟里爬出来骂娘了。

    然侯府高门,也不是寻常之人能入之。

    颜异、周德、陈广言等人,虽不是列候公卿之家,然却也是世代有家学传世之家,儒家与黄老虽是理念不同,但在鄙夷商贾一致的。

    义纵虽是出身豪强之家,然其与张汤一般,皆是法家之士,最是反感商贾之人。

    公孙弘“老爷子”便便更不用说了,都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应不会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