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少年皇子 第三十四章 新帝继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少年皇子 第三十四章 新帝继位 (第2/3页)

第一次大朝议,在京诸臣尽皆到来,待众臣齐至宣室殿中,天子刘启身穿穿冕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一众侍从引领下进入殿中,跪坐书案之前,众臣立即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冕服非有重大仪式,皇帝绝不会穿此衣服。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袞冕;享先公饗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羣小祀则玄冕。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即所谓的“十二纹章”纹样。另外,还有中单、蔽膝。均织织藻、粉米、黼、黻纹。此外还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

    天子刘启望着满朝文武开口道:“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

    先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减耆欲,不受献,罪人不帑,不诛亡罪,不私其利也;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

    朕既不敏,弗能胜识。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先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然今先帝庙号为何?望众卿进言之。

    众臣听此当然知道,天子这是要为大行皇帝定庙号。

    丞相臣嘉上前奏道:“陛下永思孝道,立《昭德》之舞以明先之盛德,皆臣嘉等愚所不及。臣谨议: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莫过于先帝。先帝谥号当曰为‘文’,遵庙号太宗。

    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先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天子宜世世献祖宗之庙。郡国诸侯宜各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庙。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所献祖宗之庙”。

    满朝文武闻丞相之谏言,甚觉妥当,尽皆称善。

    天子刘启闻丞相申屠嘉之意,道:“丞相所言大善,先帝谥号当为‘孝文’,庙号‘太宗’”。

    随后,又道:“今紧要之事便是,先孝文皇帝之丧葬,先帝遗命薄葬,身为儿子怎能不遵从之,霸陵卫,先帝陵寝现今如何?”。

    “回陛下,当年先帝以霸陵之山为陵,且要薄葬,早已修缮妥当”。

    天子刘启闻言,大善,并命丞相申屠嘉为典丧官,处理先孝文皇帝丧葬之事。

    并命掌阴阳卜筮之法的太卜,通过卜筮蓍龟演算吉日,便要至太庙上奏高皇帝及天地神明,为先帝上庙号。

    一日过后后,太卜演算过后,便上奏天子,五日过后便是吉日。

    天子刘启立即采纳之,命太常前去准备此事。

    当日,天高云淡,风轻气爽,刘启身穿冕服冕冠,率百官行至高皇帝太庙,在百官注目之下,天子刘启一步一步踏上高帝庙前之御阶。

    行至高庙之中,率百官跪于高帝神位之前,焚香祷告,道:“不肖子孙刘启,今呈先皇帝之遗命,袭大汉皇帝位,今遵先皇帝之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