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舅哥萧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舅哥萧鼎 (第2/3页)

回来的希望。”

    “我明白,我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做好的。”

    萧鼎重重的点了下头。

    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难度,只是过程太过于危险。

    萧鼎只是干了一些寻常斥候做的事情,可张远需要一名亲信去做,这才让萧鼎出马。

    “你回去休息吧,明早辰时到我这里来拿信。”

    “诺。”

    萧鼎起身离开了张远的房间,张远也抽了一张纸开始写给要卫青知道的事情。

    简单把浑邪王同意帮助汉军以及乌桓大单于被策反的事情先叙述了一边,然后开始写起自己的计划。

    最后约定好了进攻的时间。

    而且让卫青在派萧鼎回来之前,告诉萧鼎只有张远跟卫青两个人知道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两个字。

    算是一个接头的暗号。

    这是为了防备萧鼎一开始就被抓走的可能。

    当然萧鼎也有可能被抓之后当一个双面间谍,跑到渔阳城去糊弄卫青,然后得到那个秘密。

    这一点张远倒是无所谓。

    只要萧鼎人能够回来要阳都尉府,张远就能够摸清楚萧鼎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其实张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

    让他投降了也能够回到要阳都尉府。

    这样张远自己的生命安全就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而不至于萧鼎投降的事情传到长安城,刘彻来一句诛萧家九族连着张远也给诛杀掉了。

    那样真的是要多冤有多冤。

    翌日辰时,萧鼎准时敲响了张远的房门。

    张远起来就把信塞给了他。

    “看完之后销毁,千万别让赵信看见了。”

    其实信上的内容除了那个秘密外,赵信都知道。

    张远就是为了试试萧鼎。

    为了培养自己的这个大舅哥,张远也是费老鼻子劲儿了。

    送走两位大哥,张远开始研究驱赶匈奴大军的路线。

    要么是在长城以南,不让伊稚斜率领自己的大军向北过长城。

    其实这一条路线是最好的。

    长城的隘口没那么多。

    只要把隘口全部堵得死死的,伊稚斜要么让他的几十万大军下马翻过长城,要么就只能往东一直跑。vp

    向南跑基本不太可能。

    因为南边是海。

    北边是长城,西边是追着匈奴大军的联军。

    只是这样一来,之前忽悠乌桓大单于的理由就全捅破了。

    西汉的长城最东边一直延伸到渤海,也就是后来的山海关。

    这段长城早在燕国的时候就已经修建了,而后汉朝又在燕长城的基础之上加固延伸了。

    跟代郡朔方郡的那些长城相比较,这条长城要更简单的一点。

    因为大汉没把乌桓人当成是威胁。

    而代群一直到朔方郡是匈奴主要的侵扰目标,那里的长城还能分成汉内长城跟汉外长城。

    张远想的就是把匈奴人一直赶到山海关那里,到了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大汉没有在那里设置关卡,没有城池,甚至没有居民。

    只是沿着山脉修了这条长城。

    匈奴到了那里就是绝路。

    张远搞不懂为什么后世的皇帝要在这个地方修建一道关城。

    本来人家辽东的游牧民族就过不来,只要修缮长城就好了,他们想要从这里过就得翻过长城,然后就没战马用了。

    整个关城在这里,大门一开让人家进来?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么。

    张远想了想,不太想管乌桓大单于的态度了,只要他反水后面再倒向匈奴那头就不怎么可能。

    如果能够让匈奴大军钻到这个口袋里,那就这样了。

    如果不能,就多跑一些路,找别的口袋让匈奴大军钻。

    ......

    萧鼎跟赵信下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匈奴的驻扎营地外。

    赵信给萧鼎脸上头发上糊了一堆的泥巴,让他也穿上了匈奴人的服饰。

    直接大摇大摆的向着驻扎营地走去。

    浑邪王昨天介绍过他这一块看守辕门的守将给赵信认识,赵信走到辕门处冲着那人点了点头,浑邪王的守门大将就给赵信开了门。

    之所以要白天直接过来,就是为了躲避搜查。

    天黑了靠近匈奴的驻扎营地,即便你是匈奴人,别人也会盘查审问。

    而在白天匈奴营地的看守实在是太松了。

    几十万大军,伊稚斜哪里管得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