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好的卧底人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最好的卧底人选 (第2/3页)

能在匈奴内部帮助他就好了。

    “骠骑将军您可是有了主意?”

    张远摇了摇头,他铺开地图才发现,除非浑邪王直接选择跟他合作,然后把跳身份站到大汉这一边。

    公孙敖点了下头。

    张远决定先绕后是正确的思路。

    张远想到了褚达,然后摇了摇头。

    “传令下去,我们先北上过居庸关然后绕到要阳都尉府驻扎。”

    张远先去要阳都尉府也是为了能够有个补给粮草的地方。

    幸亏军臣死了,大单于之位由伊稚斜接手。

    因为要阳都尉有着一万汉军驻守,另外渔阳郡屯粮第二多的地方就是要阳都尉。

    匈奴人不会攻城,要阳都尉很可能一直就处在敌后没有补给,卫青这才弄了大量的粮草囤积在那里,也是考虑到张远有绕后的可能性。

    伊稚斜也是大意了,觉得自己手握九十万大军,整个大汉都没有九十万大军,而他现在在聚集了三方势力后将兵力顶上了九十万。

    换做是别人也同样会膨胀的。

    张远还有卫青他们现在都不清楚,为什么几个边郡的斥候都撤走了。

    如此一来就给了张远绝佳的绕后机会。

    虽然没有遗传下去实物,张远可是真的见到了马鞍。

    如果没有马鞍,卫青跟霍去病怎么可能率领几万骑兵在草原上追着匈奴打。

    因为汉初马鞍的发展,这才使得刘彻时期有大规模的骑兵作战。

    高腰马鞍也就是出现在这个时候。

    这种盛况,下一次再出现恐怕就是一千多年后蒙古人驰骋亚欧大陆的时候。

    决定执行绕后计划后。

    张远弄出来双边马镫,又搞出来马蹄铁,进一步加强了骑兵对战马的掌控力。

    匈奴跟大汉加在一起,差不多在渔阳郡这个地方有一百多万的骑兵。

    十万步卒入驻到狐奴城之后,渔阳城就有了支援。

    渔阳城跟狐奴城之间的距离不过才五十里,不管是狐奴城支援渔阳城还是渔阳城支援狐奴城都非常的方便。

    十五万骑兵开始北上,另外十万步卒则由高不识还有赵不虞率领前往狐奴城。

    二十五万大军在涿县分道扬镳。

    张远在前往要阳都尉府的路上,突然想起来队伍里的一个匈奴人赵信。

    张远对赵信是有印象的。

    卫青将十万步卒调到狐奴城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希望这十万大军能够吸引走一部分的匈奴骑兵,这样就可以暂时缓解渔阳城的困局。

    张远之所以能够记得赵信这个人,其实是因为他说是有原则也算有原则说没原则也算是没原则。

    他在大汉的时候尽心尽力为大汉战斗,为大汉训练骑兵。

    赵信算是在历史上记载比较早的投降大汉的匈奴人。

    而赵信在匈奴是一个小王,等他重新回到匈奴的怀抱时更是又被伊稚斜封为了自次王,有着不低于左右谷蠡王的地位。

    赵信喜欢军臣单于的一个女儿,然后军臣看不上赵信,逼迫赵信投降大汉的故事其实想一想也挺狗血的。

    张远这么一想,不仅匈奴那边有个不稳定因素,他这边也有一个啊。

    等回到匈奴之后又尽心尽力为匈奴卖命,丝毫不顾往日刘彻对他的恩宠。

    而且赵信投降是兵败投降,而不是本来就想着要去投降。

    “翕侯。”

    “骠骑将军。”

    军臣到时候把自己的女儿弄出来,赵信这个情种很有可能就反叛了。

    想到这里,张远在路上就把赵信喊到自己的身边来。

    “听说你喜欢匈奴大单于军臣的女儿?”

    赵信脸色一变,他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任何人,即便是在匈奴那边知道的人也很少。

    赵信对张远还是很尊重的。

    所以张远才觉得这个人有些怪,赵信对每个人其实态度都挺好的。

    “我是喜欢着军臣的女儿阿伊妹,可是军臣与我有仇,我又投靠了大汉,今生恐怕无法再跟阿伊妹见面。”

    “谁说不能的?”

    “骠骑将军从何处得知?”

    “你回答我是与不是便是了。”

    “翕侯你太多心了,我只是想着跟你确定一下,省的最后匈奴战败,手底下的人伤到了你的心上人。”

    赵信也出征过许多次,自然见识过汉人看见匈奴人立即就杀死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