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归长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回归长安 (第2/3页)

萧庆膝下有一女,年方十六。

    此次也派人送来了生辰八字跟画像。”

    平阳公主看着手里面的画像对着卫青的两个姐姐说道。

    “酂文终侯后人这是想要借势?”

    “说的不错,他们失侯已有四世,大汉开国功臣以酂文终侯为第一,他们如今越渐衰败,自然是想要从外获取助力的。

    如果不把闺女送到宫中,新安侯张远倒是最佳的选择。”

    卫君孺如是说道,然后三位妇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立马就决定撮合这萧何曾孙女跟张远。

    在宫里的卫子夫马上就要临盆了,这时候万万不能有任何别的意外出现。

    “派人告诉萧家人,可以把这位小姐送到平阳侯府来。

    过几日新安侯回到长安后,我会派人询问他的意愿。”

    平阳公主身边的婢女应诺一声然后退了出去。

    “少儿,你替我去一趟新安侯府。

    把这件事情提前告诉给卓文君,免得到时候她横生事端。”

    “长公主殿下,何必要担心一介商贾之女。”

    “去做就行了,新安侯不同常人,恐怕卓文君的话比陛下的话都管用。”

    “是。”

    想想也是挺搞笑的,萧何的后人想要嫁给张远,竟然也算的上是高攀。

    不过怪就怪萧家人命短,这才几十年,就传承了七八代。

    长安城里只要是开国功臣的后代估计都是他们萧家人的长辈。

    不过萧家也是西汉传承侯爵代数最多的,就连曹家也比不上。

    好像除了萧何以外,他们萧家的人坐上鄼侯的位置就活不了太大的岁数。

    平阳公主这边风风火火的为张远选正妻。

    刘彻那边看着张远的策文,抓耳挠腮头疼的很。

    废除郡国的铸币权是大事,很了不得的大事。

    各郡县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自于此。

    郡县的官府收上来的税收自己不会留,基本上全都上交给朝廷。

    而他们维持自己运营的办法就是印钱。

    只要治内有铜矿,没钱了就铸造铜币花。

    这些都是在规则内办事。

    如果刘彻收回了铸币权,将来各郡县有事就要给刘彻申请。

    一层一层的申请,然后刘彻再拨款。

    刘彻犹豫的原因就是他没有想明白。

    他自觉的以为只要到他手里的就是他的,开心了可以给你发一点,不开心就不发。

    其实他不知道,收回铸币权之后,中央铸造的铜钱会变多,多的这些其实就是以往郡县自己印的。

    就好比是一个国家把土地收回国有了,然后它重新把土地卖出去,但是卖的只有使用权。

    统治者的心理就是这样。

    到我手上的就是我的,你们以前怎么样我不管,现在就得按照我这一套来。

    虽然刘彻没有想通,可还是按照张远的建议把上林苑的官员体系重新进行梳理了一遍。

    将内史地界的铸币权给收拢了起来,然后从卓王孙那里完完整整的把整套体系给接收了过来。

    这样做的作用就是全天下都知道刘彻要推行五铢钱,早先已经从张远那里把家里铜钱给换成五铢钱的人都在暗自窃喜。

    他们知道张远肯定在熔铸的时候赚了钱,可是张远的心不会比刘彻的心黑。

    “陛下,臣以为兑换比例当定在六比一。

    熔铸的时候会有损耗,他们那些钱币分量也不足。

    朝廷熔铸钱币还需要支付给那些工匠例钱。

    兑换比例六比一定完之后,可以再提高一下五铢钱的价值,将来收税或者内府库少府上林苑采买东西的时候都大为便利。”

    “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只不过先以百姓手中的铜钱为主,后面再兑换那些勋贵的。

    张远说这样有利于五铢钱早些在市场上流通起来。”

    “臣明白。”

    上林苑的那些官,刘彻暂时没有找到适合的人选去管理,只能先让桑弘羊替他操心这些问题。

    算算日子,张远也差不多快到长安了。

    刘彻想着张远到底会不会直接接受那太傅之印。

    若是接受了,那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