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好不过 (第2/3页)
的机构都会这么做,何况是民间资本。
“侯爷,我觉得您就不要管太多。
到时候我们可以养一些人,针对借款的百姓家庭先进行一番调查。
亦或是我们多采用一些抵押贷款,要求他们拿抵押物来进行贷款。
借款人若是连房屋都没有,我们也没有必要将钱借给他们。
没有房子意味着不稳定,他们将房产抵押给我们,我们最后也不至于回不了本。”
潘楠是这群商贾的头头,也代表所有人向张远提出他们的意见。
现在听他的话,张远知道该有的步骤还是要有,正规的放贷流程还是要走。
如若单纯的想要推行五铢钱,却疏忽了放贷这一块,很可能血本无归。
“行,那我们便将生意分成两块。
兑换钱币的生意还是要展开,另外与造纸坊的销售绑在一块,目的就是为了推行五铢钱。
得到的利润只要能保证内府库以及平阳侯府的分红不至于减少就好。
放贷这一块不要再去想着推行五铢钱,就把它当成是一个单纯的生意去做。
只不过放出去的要是五铢钱,收回来的可以不是五铢钱,但是比例要按照我们设置的比例。
借贷人若是要拿贵重器物进行抵押贷款,那么我们便找专业的人进行评估定价然后放贷。
他们若是抵押房屋田产之内的,我们必须要找官府的人一起,保证他们的田契地契的真实性,另外这地契什么的也是要放到我们这里的。”
“侯爷想的周全,小人便按照侯爷说的这样去办。
清平坊占地够大,我们隔断出一部分店铺作为放子钱的店铺。
后面的地方是通用的,如此一来钱财流通起来也方便。”
“不行,两处生意分别做账,子钱庄子一开始需要的铜钱全部算是借新安侯府的。
也就是我带来的那些钱财,至于造纸坊一直处于盈利的状态,暂且只放一千万枚五铢钱,每天结算之后那些铜钱都会拿去重新熔铸。
第二天就有充足的五铢钱可以进行兑换,待账上的钱多了,再把这一千万补到子钱庄子里。
两处生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子钱庄子钱放完了可以以原本该有利息的一半向造纸坊借贷。
你懂为什么要这么做么?”文学大
潘楠想了一下,然后谨慎的询问道。
“侯爷的意思是不要把造纸坊的生意当成自己家的?”
张远点了点头。
不管干啥都要摆清自己的位置。
造纸术是张远提供的,那并不代表造纸坊就是张远的。
张远顶多算一个技术入股,至于该如何经营那是平阳公主的事情。
现在已经有越俎代庖之嫌,张远肯定不能拿造纸坊的获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即便这件事情对大汉有利,而且很可能不会给张远创造出来多么大的财富。
“你明白就好,现在公主殿下让我管着清平坊那是对我的信任。
不管是我还是你还是其他人,都不可拿这份信任冒险。”
张远嘱托了一番,让潘楠他们先去操办。
毕竟放子钱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以现在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
而且张远说不定还要养一支专门用于收贷的团队,只不过这件事情暂且急不得。
半年之后再组建也是可以的。
张远现在还需要去解决另外一个难题。
真要放子钱,现在张远的资本肯定是不够的。
能求上的人无非就那么几个人。
平阳公主肯定家底殷实,可张远这桩生意都没打算赚钱,千分之五的利率只能保证不赔钱。
不赔钱的生意让平阳公主掺和进来,那就等于要欠上人情。
至于什么时候还这个人情,张远都已经猜到了。
这个人情保不齐就要用到曹襄身上亦或者是卫子夫现在肚子里面的那个孩子身上。
张远都没有求到平阳公主身上,但是就已经知道了结果肯定会是一样的。
到最后平阳公主一定会让自己鼎力支持卫子夫的儿子刘据。
张远也不怕别人说他脸皮厚,目前大汉权势最盛者绝对就包含了他。
封侯之后这逼格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