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比例兑换规则 (第2/3页)
老赵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两队骑兵从车队的两侧围了上来,大约有两百骑,人人都戴着面纱。
来这么快,说明一直就跟在后面,等到远离了新安侯府这才出来。
深深地车辙让车上运送的东西没有隐瞒的可能性。
这么重的货物除了金属就是石头,大家也没什么傻子,运四十车石头是有毛病么。
“王朗,扬旗!”
王朗是张远的家将,那面军旗就握在他的手上。
张远也顺势把腰间的镇岳尚方剑给举了起来。
至于新安侯的旗帜对这些正规军压根就没有威慑力。
“诸位,本侯乃是大汉新安侯,手中乃是天子赏赐的镇岳尚方剑,此剑在此代表陛下亲临。
这面旗帜上面染的全都是匈奴的血液,是本侯在阴山搏命赢来的!
诸位行事之前可要想好了,是要与大汉作对吗?”
不得不说,张远的话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拦在前面的两支骑兵交流了一会儿,然后迅速向两边撤去。
钱就算全都抢到了,分给他们这些人头上,每个人分不了多少。
可干了之后那就真的是掉脑袋的事情,两百人出营瞒不过所有人的,只要刘彻想查肯定能查到。
刘彻肯定是乐于看到张远被打劫,可是不想看到拿着镇岳尚方剑还有大汉军旗的张远被抢。
“侯爷,您这一招还真管用。”
刚刚紧张无比的老赵瞬间就轻松了。
“是好用但是不能一直用,明日你拿着镇岳尚方剑还有军旗将黄金运到长安来。
往后就真的把这两样物件放到家中供着不能再轻易挪用了。”
张远这不是私心,往后有人那这件事情参奏他,他也有理由可以解释。
“小人明白,扯虎皮当大旗的事情做一次两次还好,做多了老虎是会生气的。”
老赵一脸我懂得表情看着张远。
这老家伙的政治觉悟也越来越高了,都快成精了。
赶着天黑之前,一队人马总算是赶到了长安城。尺度文学
张远带着大家把东西全部运往了自己在长安城的侯府。
这里平时也是有几十个人一直在这里待着,都是顺带送的婢女还有仆从。
房产多的好处就是不管去哪里都有回家的感觉。
只有房子够多,四海为家就不是一句空话。
第二天张远就接管了平阳公主在长安城的店铺,然后还给改了名字。
清平坊。
听着就像是失足少女聚集在一块的地方。
不过张远却是很喜欢这个名字,往后要是拆分开就叫做清平文具店清平金融啥的名字。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张远以新安侯的身份直接入驻到了清平坊内。
这也是他要改名的原因。
早先那个名字一听就是做生意的,可现在虽然听起来也是做生意的,但是张远久居这里外人就不会多说什么。
贵族只要不搞luan伦那些事情,律法还是很宽容的。
“老赵,把柜台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柜台开放兑换钱币的业务,另外一部分还是贩卖纸张等文人用具。”
“侯爷,您是想怎么兑换钱币?”
“拿我们的五铢钱兑换外界的铜钱。
缺斤少两的那些私铸铜钱按照重量大量兑换,比例为三比一,三斤私铸铜钱只能换取一斤重量的五铢钱,也就是能换三百八十四枚铜钱。
半两钱以及三铢钱五枚可以兑换一枚我们的五铢钱。”
张远这样的换法看起来黑的一批,但是张远知道要想不亏本只能这么做。
铜钱是合金,鬼知道里面铜的含量是多少。
张远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刘彻在没有收拢铸币权为国有之前那些郡国铸造的五铢钱跟后来的一次币制改革中铸造的赤仄五铢兑换比例是五比一。
同样都是五铢钱,兑换比例差到这么多,肯定是因为其工艺还有铜的比例等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张远造的五铢钱可以说碾压了现在所有的铜钱,而且半两钱是四铢,三铢钱是三铢,看起来他两个差了一铢兑换比例也应该不一样,但其实那些奸商早就把钱币给磨的都差不多了。
若不是想要五铢钱在市场上面流通,张远肯定是不会换取那些废钱。
“您?
侯爷这样我们很可能会亏的!”
老赵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