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报复行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报复行动 (第3/3页)

生生的咽下去了。

    现在于单这两个字在大家眼里已经跟耻辱划上了等号。

    于单若是战死了,那他是英雄,可是他最终投降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不管是什么民族最厌恶的自然都是本民族的背叛者。

    “既然大单于还记得,就应该知道我们占不了什么便宜。

    汉人皇帝早就已经开始修缮阴山上的长城,到时候我们若是选择朔方郡南下,必定会遭到阻拦。

    阴山以北的汉人会躲进受降城跟头曼城,阴山上的汉人会躲进高阙要塞,至于我们难道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有物资去翻越阴山吗?”

    最现实的问题就摆在面前,天堑就是天堑。

    阴山有的地方山势平缓,但是汉人工匠最先修缮的就是那里的秦长城。

    一座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原本是哺育匈奴人的山脉,为匈奴人提供了大量的猎物以及果实。

    现在却成为了他们南下最大的障碍。

    “褚达说的不错,我们这次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击汉人,必定不能在翻越阴山上面花费太长的时间。

    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还有定襄郡都不适合作为这次的打击目标。

    大家再商量商量我们应该攻打哪一处地方?”

    “渔阳郡!”

    还没等其他人张口,褚达就大声喊了一声。

    “说说为什么要攻打渔阳郡?”

    军臣还是想要听听褚达是个什么理由,这也更方便他分析分析褚达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真心投靠自己。

    “大单于您知道渔阳郡的太守是谁吧?”

    “韩安国!”

    边郡太守的名单里面,军臣唯一能够记住的便是韩安国的名字。

    褚达这么一问,军臣心里面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攻打渔阳郡了。

    “韩安国曾为大汉的御史大夫,现在虽然被贬,但汉国皇帝仍然十分的重视他。

    我在长安城的时候,汉国的武安侯田蚡从丞相的位置上下来,汉国的皇帝就想着要让韩安国接替。

    再加上韩安国本来就与大单于有着血海深仇,我们匈奴又对渔阳郡比较熟悉。

    这次报复行动选择渔阳郡才是最正确不过的选择。”

    没人在意褚达说的我们匈奴四个字,而都开始考量选择渔阳郡是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军臣没有犹豫直接就开口肯定了褚达这回的建议。

    “诸位,立刻召集十万骑兵以及辎重。

    这一回我们便要攻打渔阳郡,让汉国的渔阳郡寸草不生荒无人烟!”

    “是!”

    褚达这不是叛国行为。

    匈奴人已经注定要选择一处大汉边郡作为进攻对象。

    不管进攻那一个郡对大汉来说都将会是莫大的损失。

    军臣偏偏还要在这个时候询问褚达的意见,褚达若是不说,那么他投靠匈奴人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若是只浅显的分析一下,也不能够获取军臣的信任。

    既然仗一定会打,那么打那里就很重要了。

    褚达也没怎么了解过张远,但他知道韩安国跟褚达是有仇怨的。

    于是他既然必须要选择一个,就直接选择了韩安国当太守的渔阳郡。

    而且还要以极其强势的姿态劝说军臣去攻打渔阳郡,这样一来军臣才会觉得褚达对大汉是真的有恨意。

    数千里之外正在跟褚达的儿子逗乐的张远,没有意识到接下来匈奴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匈奴人每年都要侵扰大汉的边境,这一次如果发生了,那也是规模大一些罢了。

    军臣自己都把这次报复行动定性成一次行动,不然也不会只出兵十万。

    人数方面降下来了,就是为了能够缩小自己的目标,然后快速精准的对大汉进行报复。

    至于攻城,那是不存在的。

    匈奴人没有攻城工具,想要攻城恐怕只能临时制造云梯然后拿人命去填。

    从冒顿时代开始,匈奴人就知道自己不会去占据南边的这一大片土地,他们认为自己作为游牧民族具有天生的优越性。

    游牧民族想要占据大汉的疆域,注定就会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渐被汉人所同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