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报复行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二百一十三章 报复行动 (第1/3页)

    张远为了弄铜钱的模具,可花费了不少心思。

    现在大多数的模具都是铜范,比较粗略的私铸工坊用陶范的都有。

    刘彻自己造币的时候,才刚刚用上铁范。

    而张远则想直接用钢范模具。

    模具的质量越好,钱币的质量越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张远先得整出来凸面正字的母模,然后才可以让熊大他们大批量冲压制造真正印制铜钱的子模。

    按照张远的设想,铜钱的字体还有里面空心以及最外面的边都得是凸起的。

    这样可以使铜钱的重量不变,但是厚度变厚。

    张远还是想要弄出来五铢钱的,这种钱币能够流传上千年,就说明了其在这个时候的不可替代性。

    其实很简单,五铢钱上面就是五铢两个字,张远不用多想些什么。

    只需要打造好一开始的母范,最后再交给熊大他们即可。

    打造母范,张远花费了三天的时间。

    等到完成,其实还是花费了许多的精力的。

    母范的大体样子,已经跟最后出来的钱币模样差不了太多。

    铜钱其实是一种以铜为主的合金,并不是纯铜。

    现在工艺是弄不了纯的金属,但是纯铜的硬度还有实际使用后也更容易锈蚀。

    张远的比例是打算按照刘彻之前弄的半两钱的比例直接来。

    铜钱的方孔还有圆边字体都凸起了,那些私铸的人想要磨取铜屑都很容易被发现。

    只要寻常百姓手里面有符合标准的铜钱,一比对就能够看出差别。

    民间私铸的人他铸钱最后用的也得是铜,并不是说他就没有成本了。

    除非他手里面有铜矿,不然他只依靠熔铸一点点铜屑来造那么几枚铜钱,还不如去种田来的收入多。

    磨取的难度变大,收益减少,等到私铸者发现自己不能够从中获取大量的利益时,就会停了这项生意。

    至于把郡国铸钱的权力收回来,那就是刘彻的事情,而不是张远需要去担心的。

    母模送给熊大他们,当天他们就弄了一大批的子模。

    然后张远没有让他们打磨一下模具,生怕最后成钱的规格重量发生太大的变化。

    即便这样弄成的钱币有可能会显得粗糙一些,但是比市面上流通的这些缺斤少两的铜钱要精美的多。

    张远清楚,即便最后刘彻开始铸五铢钱并且为了铸钱设立上林三官的时候,上林三官用的模具也没有自己的好。

    他们为了印出来的钱币看起来精美不容易被仿造,用的都是规格极高的铜模还有泥模。

    每一个模具做的都十分的精美,但是最后成币的重量浮动偏差却超过了起码百分之二十。

    这就是没有母模,而且模具易损坏导致的坏处。

    弄好子模之后,张远就让人把金库里面所有的铜钱全部都搬到了家里面的铁匠工坊。

    这里就在竹林的后面,有从蓝田山上引下来的沟渠。

    在这里张远也弄了一些卧轮水排,效果当然是比不上天然的河流,不过铜的熔点低,过程中还要加入铅矿,卧轮水排就能够轻易的提高温度融化这些金属。

    趁着大家热火朝天在铸新钱的时候,张远顺便去看了一下褚达的家小。

    每当想起来褚达仍然在匈奴人那边,张远心里面总会是牵挂担心。

    北方几千里以外的狼居胥山匈奴单于庭,一群匈奴人正商量着春夏交接之际,是不是要对汉人发动一次史无前例的报复。

    汉匈战争之间,匈奴人对汉人最大的一次打击应该是汉文帝的时候。

    那时候匈奴人南下,在大汉的疆域内劫掠了一月之久,然后还扬长而去。

    汉高祖被困白登上,那还只是把面子尊严给丢了。

    汉文帝的时候,那可真的是百姓的性命还有国家的财富受到了重大的威胁。

    幸亏匈奴人没有一直这么干,不然百姓对国家的信心估计会持续的下降。

    一个连边境都守不住的国家,肯定是不会得到百姓们的支持。

    军臣一直不觉得前两次的战争失利,是真的因为匈奴人打不过汉人了。

    只是被逼的强行与汉人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