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赌约 (第2/3页)
摇了摇头,然后大步向建章宫外走去。
公孙弘在左内史的位置之上也坐了太久了,主父偃这么好的一个活靶子送到他面前,他不会不利用的。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在建章宫天梁宫内,一名小宦官跟刘彻说了刚刚张远跟卫青在前殿之上争执的事情。
刘彻听完之后心情大好,不过张远跟卫青谈话的内容,刘彻却不得而知。
张远跟卫青的关系越来越差,才是皇帝心里面想看到的局面。
不然卫青加张远的组合再加平阳公主再加上现在大着肚子的卫子夫,另外还得把公孙弘连带给一起算上。
这样的阵容,已经是大汉最强势的阵容了。
一个最受宠的妃子,一个大汉长公主,大汉除刘家以外最强的曹家,然后三个列侯,这三个列侯还都有官职在身,一个三公,两位卿大夫。
真的要是这几个人一点矛盾都没有,朝堂之上的言论特别是关于军事之上的言论,估计没有一个人能够左右的了。
而且现在李广还被贬为庶人了,现在大汉的军中卫青只要想就能成为他的一言堂。
今日张远跟卫青的吵架,让刘彻心里面放下了一些顾及。
张远并不知道这些,他出了建章宫就打算回杜县去。
李椒有刘彻故意庇护着,那张远还能做什么,至少现在为吾丘寿王他们争取了一下,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
待回到杜县太学,张远便在太学门口见到了吾丘寿王。
看起来是朝廷的使者要快张远一步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了他。
“太学令,下官之前的抱怨并不是有意的,也不是故意要那样说。”
早先吾丘寿王跟张远抱怨了一下在太学内没有什么晋升的机会,张远就一直记着这件事情。
不然这次吾丘寿王并没有受伤,张远也没那个必要提起他。
“无妨,你正值壮年,在御史大夫府在磨炼个一两年,跟在陛下身边现现眼,陛下喜欢的不就是你这种文人么。”
张远拍了拍他的手臂,然后把战马的缰绳递给了过来的守卫。
“走进去吧,不必这个样子。”
“嗯。”
吾丘寿王现在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现实很残酷,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刘彻面前一直晃荡着的人晋升的几率比其他地方的人高了不止十倍。
在京的卿大夫晋升三公是最多的,至于大汉其余几十个郡守,百来个都尉,谁知道他们啊。
文翁作为三朝老人,名声更是传遍了巴蜀,外面的人提及巴蜀的时候还会提起文翁。
他的能力就比公孙弘这些人差么?
肯定是不差的,而且文翁走的还是刘彻最喜欢的路子。
可到最后还是死在了蜀郡郡守的位置上,老死的而非其他原因。
由此可见秀存在感是多重要的一件事情,估计大汉很多两千石的官员,刘彻见都没见过。
一千石的官员,也就御史最能够现眼的。
吾丘寿王现在调任过去,刘彻是不会让他去御史大夫府待着,最后肯定是入驻兰台。
张远心里面也清楚,今天刘彻最终能够同意,也是记起来了往日跟吾丘寿王之间的情分。
这几个陪着刘彻渡过了少年时代的文豪,在刘彻心里面还是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等二人回到了太学令府邸,张远办公的地方,吾丘寿王有些话也能说了。
“下官还是要感谢太学令举荐提拔之恩。”
这次太学好几个人调回长安,大家里面都清楚是因为什么。
张远这是把李椒闯入太学伤人甚至要杀自己的事情给翻篇了。
说起来是刘彻对张远的妥协作出的一点补偿。
总归是要补偿的,张远大可提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可张远最终还是帮助了吾丘寿王他们。
“这样的话不用再说了,往后你入了御史大夫府,帮我照顾一下王卿。
那里是大汉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所有的消息都要以御史大夫为中转站。
若是我遇到了什么难处,需要你帮助,到时候你可以偿还这个情分。”
这样子对吾丘寿王解释会让他心底的压力小一些。
卫青说张远傲慢跋扈,可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