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 契约精神让你挨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 契约精神让你挨打 (第2/3页)

得相应的惩罚。

    这是根植于张远内心深处的最真实想法。

    他尊崇的也一直都是社会契约论。

    伟大的马克思说过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契约,起源于社会契约。

    即便是像刘彻这样的专权君主,其实也遵从的是社会契约,中国每一个封建君主都是如此,虽然他们都自认为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虽然后世的说法说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欧洲,也在那里发展,但张远觉得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这一论点是存在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在张远看来,其实就是皇帝跟百姓之间的契约关系。

    张远不怎么认可西方所谓的社会契约论的授权不悔原则。

    理论上百姓们要受到契约的约束,君主的权力则不被约束,看似君主也不存在违反契约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呢?

    当君主彻底不在意与百姓之间订立的契约时,百姓的容忍程度也总归会有个极限。

    太学的章程条例规矩,就是张远与学子们定下的契约。

    看似张远不受约束,但是当他违反契约的时候,越过这些章程条例对学子们动手的时候,御史立马就跑到长安去告状了。

    张远还能试探一下学子们的下限在那里,学子们能么?

    指定是不能的,所以契约在这里摆着,现在学子们只能够接受,他们也可以选择不接受,不接受的后果可能会有些严重罢了。

    因此张远根本不担心惩治这三千多学子会引起什么动乱,他的注意力也不会放在这上面。

    太学前殿的广场上,羽林军直接从各处大殿以及学子居住的房屋中找到了很多案桌。

    当几百个桌子摆在广场上时,大家都明白了,这不是在开玩笑。

    这些凶悍的羽林军将士是真的要动手。

    挣扎哭喊声充斥着整个太学。

    羽林军士卒的年龄说起来跟这些学子的年龄相仿,不过他们这些同龄人却在这个时候展现出来了两个极端。

    薛仁说下手狠一点,这些羽林军将士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学子们会乖乖地依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