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田蚡消失了? (第2/3页)
号称经学大家的起码也有几十个,张远这个连官员名字都记不住的人怎么会记得这些儒生。
也就是颜异提了一句,说张远之前见过,张远才有点印象。
这个太学令当久了,与这些博士们接触多了,张远才发现一个事实。
董仲舒是刘彻认为的天下儒生之首,但是儒生们除了董仲舒的弟子就没其他人这么认为了。
《公羊春秋》的正统还是胡毋生这一脉,连公孙弘都是胡毋生的徒弟,不过很多人想要在仕途上搏一搏,就在胡毋生这里学了经学,然后再跑到董仲舒那里学习怎么运用到官场之上。
刘彻连立了两个想在仕途上面有发展的儒生为博士,也从侧面表达了对太学的期待。
他要的不是沉迷于经学的书呆子跟腐儒,而是真正能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的官员。
对此张远也没有对吕步舒有任何别的规划,依旧让他按照之前胡毋生的那套教学路数来。
太学内的讲师还有博士轮流为太学学子们讲学,然后其他的时间自由安排,只要学子们考核能过就行。
这一学年还能按照这样的办法去进行,等到官学章程下发,明年太学学子呈几何倍数的暴涨,张远就不能够这样去做了。
吾丘寿王忙着弄去各地官学巡视的事情,张远也没有偷懒,每天都在与各个博士的那些学生们约谈。
至于谈的内容跟他们其实有莫大的关联,张远想要扩充太学的师资队伍,就必须要从这些人身上下手。
留给张远的时间也不是很多,在半年之内就要搜罗至少五十名以上的经学大家,其实张远有捷径可走,但张远想了想没有去走捷径。
各诸侯国也都有博士,张远真的想要扩充师资队伍,大可让刘彻开口将那些人全都搞到长安来。
不过张远想到太学内的这五个博士,就没有那么做,原因则是因为没有官职给他们这些诸侯国的博士,再者派系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多的张远简单一了解都觉得头皮发麻。
《春秋》就有许多派系,大大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