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竞争机制 (第2/3页)
仅仅是一个博士死去罢了,换个卿大夫死去,后辈没有青年才俊接替长者的位置,重新扛起家族的传承大任,估计也没几个人能放在眼中。
“是,我这就下去办。”
“记得温和一些,大不了花些钱财,先由太学垫上,回头我让家里面的人补上就好了。”
“太学令仁慈。”
张远没有管吾丘寿王说些什么,淡淡的看了一眼他离去的背影,自嘲式的冷笑了一声。
公孙弘出任《春秋》博士对于太学来讲算是一件大事,但是对于其余人来讲根本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情。
现在估计刘彻都没有要提拔公孙弘的意思,让他出任博士一职,好像确确实实找不到其他人来顶替了。
如今这么大的一个朝堂,说实话就只有卫青跟张远是刘彻当皇帝之后才被发现然后提拔的。
其余卿大夫无一不是文帝朝景帝朝遗留下来的老人。
一个个七老八十,田蚡这种快五十的都感觉在人群里面挺年轻的。
偌大的朝堂看起来,死气沉沉,完全不像是一个一往无前做大事的样子。
可能是刘彻感觉到了这一点,在短短的时间内接连提拔了数人至千石甚至两千石的位置。
其中最为迅速一人当为主父偃。
张远远在杜县太学,但却时时刻刻关心着朝堂动向,以前不关心是真的不在意,现在关心了是因为这些人都会与自己发生交集。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公孙弘也已经搬到了原本胡毋生的住所,将原本胡毋生的学生也都一手接了过来,当然这些学生都是太学学子。
马上太学就要迎来第二批学子入学,这些人的选拔还是按照往常一样,由各地郡县推举。
张远本想着在郡一级的官办学校开设考核制度,然后通过考试的进入到太学学习,没有的那就对不起了。
但是各地兴建官学的速度不一,使张远暂且没有办法施行这一制度。
春天到了,太学的学子一方面要忙着岁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