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48章殊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48章殊途 (第2/3页)

    “比我当年更有韧性。”苏曼补充道,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带着点说不清的嘲讽,又像是某种释然。

    陈迹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哑:“为什么?”

    他没说“为什么这么做”,也没说“为什么现在才找我”,但苏曼懂了。她拿起桌上的纸巾,轻轻擦了擦嘴角,动作优雅得如同在参加一场盛大的晚宴,而非在一间满是咖啡香的小馆里,谈论一场刚刚平息的风波。

    “你觉得是我做的?”她反问,眼神里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点玩味,“随你怎么想。陈迹,我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好人。”她顿了顿,咖啡勺在杯里轻轻转了个圈,“我只是把水搅浑,看看能摸出什么鱼。”

    陈迹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想起那些日子,网络上的质疑像潮水般涌来,“代笔”“抄袭”的标签贴在他的名字上,连早年的作品都被拿出来反复挑剔。他曾以为是同行的恶意,直到周苓找到那些匿名帖子的 IP轨迹,隐约指向苏曼工作室的方向——可他始终不愿意相信,那个曾一手把他推向“新北方画派”风口的人,会亲手把他拉下来。

    “事实证明,你的小鱼,比你想象的要厉害。”苏曼的目光飘向窗外的雨帘,像是在看什么遥远的东西,“也比你……更不在乎得失。”

    “不在乎得失”——这五个字像石子投进陈迹的心湖,泛起圈圈涟漪。周苓确实不在乎。她放弃了原本稳定的策展工作,整天泡在画室和档案馆里,甚至自掏腰包请专家鉴定手稿的年代;她面对媒体的刁难,从没有过一句抱怨,只说“陈迹的才华值得被看见”。而他自己呢?在质疑声最烈的时候,他曾躲在画室里,对着未完成的画布发呆,甚至怀疑自己——那些笔触,那些光影,真的是他自己的吗?苏曼埋下的那根刺,“代笔”的阴影,其实从来没真正消失,只是被周苓的光芒暂时盖住了,藏在他心底最隐秘的角落,关于他对自己才华的终极自信,悄悄裂开了一道缝。

    苏曼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低了些,带着种意味深长的郑重:“但艺术这条大道,终究是孤独的。依赖,会成为你的弱点。”

    陈迹沉默着。他想起自己刚接触绘画的时候,一个人在出租屋里,对着窗外的梧桐树画到天亮;想起创作《雪原》系列时,在东北的雪地里待了三个月,冻得手指发僵,却觉得每一笔都充满力量。那时他没有依赖任何人,只有画和自己。可后来,有了苏曼的“推手”,有了周苓的“守护”,他似乎渐渐习惯了身边有个人,习惯了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