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 45章风暴前夕 (第1/3页)
深秋的风裹着寒意,卷过“新北方画派”工作室的落地窗,将窗台上那盆文竹吹得微微晃动。周苓刚把《雪原・初霁》的草图铺在画案上,指尖还沾着淡赭色的颜料,就听见前台小吴慌慌张张的脚步声——女孩手里攥着本深蓝色封皮的刊物,铜版纸封面泛着冷光,烫金的“艺术评论季刊”五个字像道刺,扎得人眼睛发疼。
“周老师,您看这个……”小吴的声音发颤,把刊物递过来时,指腹在封面上蹭了好几下,像是不敢碰。周苓接过来,油墨的香气混着纸张的凉意传到指尖,翻开目录页,一道加粗的标题瞬间攫住她的目光——《新北方画派:新瓶旧酒的营销骗局与陈迹的才华困局》,作者是艺术评论界的权威人物林风眠,此人以笔锋犀利著称,曾凭一篇评论让两位新锐画家淡出业界。
她深吸一口气,翻到正文页。林氏的文字像淬了冰的刀,每一句都精准地戳向画派的软肋:“所谓‘新北方’,不过是将传统山水的皴法换了层‘雪原’的皮,墨色单调,构图重复,所谓‘创新’实为新瓶装旧酒;陈迹自《林海》系列后便显露才尽之相,近年作品笔触松散,意境空洞,坊间传言其依赖年轻助手代笔、窃取创意,观其《雪原》系列与该助手早期习作的相似度,此传言或非空穴来风……”
文中还附了两张对比图:一张是周苓三年前在央美毕业展上的《雪落兴安》,另一张是陈迹去年展出的《雪原・归牧》,两张画的雪地肌理、牧人剪影竟有七分相似。文字下方的批注更显刻薄:“连雪粒的排布都如出一辙,若谓‘灵感撞车’,未免太过巧合。”
周苓的手指攥得发白,纸张边缘被捏出深深的折痕。她想起三年前刚拜入陈迹门下时,老师看着她的《雪落兴安》,眼里满是惊艳:“这雪地的质感,有北方的骨血!我们可以一起做个画派,让北方的雪活在宣纸上。”那之后,她和陈迹一起去东北采风,在大兴安岭的雪地里冻得手发僵,一起在画室里熬到深夜,对着一张草图反复修改,《雪原》系列的每一笔,都浸着两人的心血——怎么就成了“代笔”“窃取”?
“砰!”隔壁画室突然传来巨响,打断了她的思绪。周苓赶紧跑过去,推开门就看见满地狼藉:青花瓷笔洗碎在地上,墨汁溅得满墙都是;未完成的《雪原・寒林》草稿被撕成碎片,散落在颜料管之间;陈迹站在画案前,头发凌乱,眼眶通红,手里还攥着半截断笔,指节泛白。
“有眼无珠!落井下石!”陈迹的声音嘶哑,像被砂纸磨过,他猛地将断笔摔在地上,“我陈迹画了三十年,从《林海》到《雪原》,哪一笔不是自己的心血?现在倒好,一句‘江郎才尽’,就把我钉在耻辱柱上!”
周苓看着他,心里像被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