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27章 谁是执笔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27章 谁是执笔人? (第2/3页)

的构想,为之震惊,为之狂喜,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跑来邀功,根本没去深究这些要命的细节!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涨红了脸,只能含糊其辞地说道:“这个……我们也是刚刚提出一个初步构想,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需要……需要联合国土、规划等部门,再……再进一步研究……”

    看着他这副窘迫的模样,赵立冬眼中刚刚燃起的火苗,瞬间熄灭了大半,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就在办公室的气氛尴尬到极点,张建感觉自己快要被县长那冰冷的目光刺穿时。

    一个平静的声音,不卑不亢地响了起来。

    “县长,这个问题,我或许可以解释一下。”

    是陈铭。

    他向前迈了一步,走进了办公室,在那位手足无措的副主任和目光锐利的县长面前站定。

    他没有等赵立冬发问,便直接接过了话头,声音清晰而沉稳,仿佛刚才那个石破天惊的问题,在他看来不过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常识题。

    “报告里提到的‘外省经验’,具体指的是苏南地区在九十年代初推行的‘退二进三’模式。”

    “退二进三?”

    赵立冬的眼神猛然一凝,这个词他隐约听过,但具体内涵却不甚了了。

    “是的。”陈铭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谓‘退二进三’,就是引导处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企业,有序退出,将腾出来的宝贵土地,发展为商业、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至于您担心的土地性质变更流程过长的问题,‘苏南模式’的核心操作经验,恰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陈铭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精准地钉在赵立冬最关心的点上。

    “具体操作上,可以不必走常规的‘先收储,再拍卖’的漫长流程。而是由县政府牵头,成立一个临时的‘资产置换与开发领导小组’,直接与有实力的开发商进行谈判。”

    “我们可以出让一部分土地的‘未来商业开发权’,来置换开发商对老厂区下岗职工的‘一次性身份置换金’和对其他待改造国企的‘技术升级扶持资金’。”

    “简单来说,就是用我们手中最值钱的‘土地预期’,去换取我们当前最急需的‘资金’和‘稳定’!”

    “这还只是第一步。”

    陈铭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魔力。

    “等商业区初步建成,我们就可以用产生的税收和土地增值收益,反过来哺育那些转移到郊区工业园的新企业,真正实现‘以商养工’的良性循环!”

    “同时,商业区的开发,本身就能创造大量的服务业就业岗位,优先安置那些下岗职工,从而彻底解决社会稳定的后顾之忧!”

    “分步开发、以商养工、解决安置……”

    这一整套闻所未闻,却又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到了极致的连环构想,通过陈铭那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生动无比地展现在赵立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