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章 利刃在手,引而不发 (第2/3页)
那个办公室老科员,老李。
一段尘封的记忆,在陈铭的脑海中清晰浮现。
二十多年前,这位老李,还是一位年轻气盛的笔杆子,因为一次重大会议纪要的重大疏漏,差点被开除公职。
当时,是办公室一位姓高的副主任,顶着巨大的压力,力排众议,才把他保了下来。
而那位高副主任,为人正直,不懂变通,后来在机构改革中,被张建的靠山钱卫国,用手段排挤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闲职单位,最终郁郁而终。
这份恩情,老李嘴上不说,但一定记在心里。
这份人情,就是未来自己团结办公室里那些中间派,对抗张建的一张重要底牌。
陈铭不动声色地看着林薇将那份文件登记入册,将那个独特的档案编号,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朝着昨天那个角落走去。
他再次拿起了那份《平江县桥梁勘探历史资料汇编(一九九一)》。
这一次,他没有急着翻开。
他把它拿到窗边,借着那微弱的光线,仔细地检查着卷宗的封面和装订线。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
很快,他就在书脊的位置,发现了几个极其微小的,与原有装订孔略有错位的针眼。
这是二次装订过的痕迹!
前世的他,是在绝望中胡乱翻阅时,凭运气发现了秘密。
而这一世的他,是带着凶器的地图,来精准地挖掘宝藏!
他的心脏,开始沉稳而有力地跳动起来。
他回到角落,背对着林薇,用一把从工具箱里找到的小刀,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挑开了那几颗已经锈蚀的订书钉。
动作轻柔,仿佛在拆解一枚最精密的炸弹。
厚厚的勘探报告被摊开。
陈铭直接翻到了中间部分。
果然,在两份枯燥的地质数据图表之间,夹着几张明显纸质和颜色都略有不同的薄纸。
它们被伪装成了技术附录,页码也被巧妙地修改过,如果不逐字逐句地核对,根本不可能发现异常。
纸张已经严重泛黄,上面的字迹是手写的,笔锋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那是一份关于“清水河二号桥”项目的紧急会议纪要。
纪要潦草地记录了在发现地质问题后,几位领导的不同意见。
其中,用红笔划出的,是钱卫国斩钉截铁的批示:“技术问题,内部消化!工程进度,不容延误!”
而在纪要的最后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