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回港 (第2/3页)
地说道,“环球航运目前的船队规模也就 1200万吨,离我的目标还差得远。如果日本造船厂能保证工期,我或许还会追加订单。”
菅野眼睛一亮,立刻说道:“陈先生放心!只要您肯订船,我们一定优先安排产能,住友金属的特种钢材也能优先供应,甚至日本开发银行还能提供低息贷款!”
对日本来说,环球航运的造船订单不仅能拉动造船业、钢铁业的发展,还能带动港口、物流等相关产业,这样的“大客户”,无论如何都要留住。
更何况,这次苏伊士运河关闭后,日本航运急需用船,这位世界船王也是将VLCC主力租给日本,这就是一个情分。
晚宴间隙,严人美走到陈光良身边,小声问道:“你真的还要再追加造船订单?现在咱们的负债已经不低了吧。”
陈光良握住妻子的手,语气笃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其他船东观望,我们趁机扩张,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垄断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 VLCC运力。你想想,50艘 VLCC油轮,每一艘在七十年代都相当于一幢中环大厦,等这些船全部投入运营,环球航运的年营收能达到多少?”
严人美心中一算,顿时明白了丈夫的野心。
按目前 25~30美元/吨的运费计算,一艘 20万吨级 VLCC跑一趟波斯湾到欧洲的航线,就能赚 200多万美元,如此利润,两年就能赚回一艘新船。就算一年后运费下跌,但也无需三年时间。
而拥有50艘VCLL这样的规模,足以让环球航运坐稳“全球第一油轮公司”的位置。
三天后。
陈光良回到香港海域的‘英美号’超级游艇上,立刻召集环球航运的核心团队开会。
会议室里,灯光明亮,墙上的世界航运地图上,用红色标记着环球航运的航线,从波斯湾到欧洲、美洲,再到亚洲,密密麻麻的航线几乎覆盖了全球主要原油运输通道。
“现在情况很清楚了,其他船东开始观望,日本造船厂在一年后有产能空余,这是我们追加订单的最好机会。”陈光良指着地图上的波斯湾区域,“我决定,再向三菱、川崎等订 10艘 26万吨级 VLCC、15艘 22.7万吨级 VLCC,总运力增加 570万吨,争取在 1970年底前全部下水。”
“可是老板,这样一来,我们的负债会超过 50%,远超之前定下的 40%警戒线啊!”财务总监忍不住提醒道。
“负债不是问题,关键是收益能不能覆盖成本。”陈光良语气坚定,“苏伊士运河关闭时间越长,我们就能很快偿还完贷款油轮运费就算有所回调,也会比正常水平高 30%以上。按现在的运费计算,这些新船投入运营后,不到三五年就能回本.而且,我们可以用现有船队的租金做抵押,向日本银行申请低息贷款,降低资金压力。”
陈光聪这时候问道:“这25艘VCLL要不要分批造,毕竟越到后面,其它船东越是谨慎造船。更重要的是,据说日本的VCLL已经可以超过30万吨,我们也可以尝试几艘。”
陈光良一听,就直接说道:“可以考虑,我说的也是一个大概方案,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