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地产与航运 (第2/3页)
是筹备撤出星岛,一下子也会让外资紧张,而且这些英军带动着星岛三万个工作岗位。可想而知,到时候星岛有多么的紧张。
下午,陈光良夫妇参观了裕廊岛的炼油厂选址。
站在海边,看着工人正在勘测地形,严人美轻声问:“这里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会变成星岛的‘经济引擎’。”
陈光良指着远处的海域,“十多年后,这里会有炼塔林立,油轮穿梭,星岛的人均 GDP,会比现在翻倍。”
严人美笑着点头,她相信丈夫的判断。
一周后,香港长实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却与星岛的热烈截然不同。
长实集团的高管们围坐在红木会议桌旁,面前摊着地盘规划图与财务报表,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
陈光良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港府上周出台的‘稳定楼市九条措施’,大家都看了吧?降低按揭利率、延长还款期限、放松建筑审批……这些措施能让楼市短暂复苏,但只是‘强心针’,不是‘特效药’。”
他将一份银行信贷报告推到桌中央:“从平安银行的监测数据来看,香港各大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额度,比去年减少了 40%。明德银号、粤省信托银行倒闭的阴影还在,没有银行敢轻易放贷——这才是楼市的‘命门’。所以,我们去年低价买下的地盘,必须抓紧时间销售,回笼资金;而且,从现在开始,停止购入新地盘,明年的情况会比现在更困难。”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陈文杰坐在父亲右侧,脸上有些发烫。
去年粤省信托银行倒闭后,是他建议“货如轮转”——抄底停工地盘,快速开发出售,当时父亲虽然同意了,但也提醒过他“要留后路”。现在父亲明确表示“明年更困难”,显然是预判到了楼市的长期风险,这让他有些惭愧。
不过陈文杰很快调整好心态,他率先站起身,拿起一份地盘清单:“爸,我同意您的决定。目前我们手中有十个在建地盘,其中六个在九龙,四个在港岛,都是去年从粤省信托银行的债权人手里低价收购的,成本比市场价低40%。按照现在的市价出售,我们有不错的盈利,我打算下个月就开始放盘。”
陆孝清紧接着站起身,他是长实集团的第二代领导层的核心之一,此刻自然要帮陈文杰说话:“文杰说得对。去年粤省信托银行倒闭,香港有 100个地盘停工,我们经过筛选,拿下了十个地理位置最好的——九龙的油麻地地盘靠近地铁口,港岛的铜锣湾地盘旁边就是商圈,都是不愁卖的好项目.不过港府的政策虽然能刺激短期需求,但银行收紧银根的大趋势没变,现在出售确实是最佳时机。速战速决,小小获利不是问题。”
两人一唱一和,既承认了之前“抄底”策略的合理性,又支持了陈光良现在“抛售”的决定,巧妙地化解了现场的尴尬。
其他高管见状,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陈光良看着两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陈文杰做的没错,抄底再快速卖出,这就是货如轮转,也不会亏钱。
事实上,就算现在抄底,明年再出售,对于长实集团的体量来说,也不至于有多大影响;甚至明年可以停止销售,等地产回暖再售。
“孝清说得对,银根是楼市的根本。”
他缓缓说道,“长实集团接下来要做的,第一是加快销售,6个月内清空手中的在建地盘;第二是收紧银根,努力发展酒店、商业综合体、食品饮料这些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第三是暂停所有新地盘的收购,静待机会。”
他顿了顿,拿起一份集团财报:“大家不用太担心,长实不是单纯的地产公司,而是综合性集团。我们的酒店业务——香港香格里拉、美丽华酒店、富丽华酒店、去年的营收增长了 12%;商业综合体——铜锣湾百德新街项目、长江广场,租金收入稳定;食品饮料业务——维他奶集团的饮料、方便面等,在海外的营业额稳定增长;还有百货零售——连卡佛、惠康超市.就算发展地产业务利润减少,其他板块也能支撑集团的发展。”
高管们的脸色渐渐放松下来。
他们有种感觉,老板只是纯粹的想敲打敲打接班人,让其保持稳健的措施。
3月底的一个晚上,香港中环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