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有好处得想着乡绅 (第3/3页)
些物资,对自家无疑也是极好的事。”
随着黄应龙说完自己想法,在场众人很快窃窃私语讨论起来,有人觉得可以,有人觉得回收金银是上面政策,他们就这么违反,是不是有点不大好啊?
但是有一点倒没什么意见,那就是面对这么大的物价差,他们肯定要换。
从家底里掏些金银出来换。
争执不休,难以决断的主要是,要不要把银行储备里的金银也拿出来换。
按理讲这些金银是要上交的。
“我觉得吧,咱们可以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银行里面已经收上来的金银就不要再动了,毕竟不合规矩。
真追究,咱们都得吃挂落。
但是民间金银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大多数人不愿意把压箱底的金银拿出来换成纸币,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纸币不大信任,担心会贬值,还有就是觉得不划算,金银的兑换价确实低了些。
兑换价是上面定的,咱们没有办法改,可如今有小秦在,咱们可以不给他们换钱,换成粮食等物资。哪怕只按十分之一来,也就是一克黄金换一百斤大米,一个银元换二十几斤大米,还全部都是精米,想来大家肯定抢着换。”
“而且因为时间较紧的原因,咱们就没有必要通知各乡镇了,只通知一下地方上原来的乡绅商人就行,他们有些人家手里压箱底银子比一个村的都多。
按十分之一跟普通百姓交换,我总觉得良心不安,但跟士绅商人们交换。
就没什么顾虑了。
到时候咱们不论是截留九成的黄金白银留在县里面当库存,还是截留九成物资留在县里面当库存,都是极好的。
能让县衙有能力应对天灾人祸。”
面对原师爷,现本地地方财务负责人周演的老成持重之言,大家想了想都觉得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担心只留一成,对乡绅吸引力不是特别大。
哪怕他们会来换,也不会换太多。
可以提高到两成,甚至于三成。
那样他们肯定格外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