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七组都在范围内!?怎么可能! (第2/3页)
作间,似乎每次过来都能见到她。
许超、廖书言都不在。
张明浩进门问了句,“就你自己?他们人?感觉好像总不在。”
“你来的更少。”陈兰君抬起头回了句。
“我刚博一,要上课啊!”张明浩立刻找到了借口。
陈兰君翻了个白眼,吐槽了句,“我们都是博二才过来的。你刚博一,甚至刚开学,跟个好导师真的很重要!”
她叹了口气,说了句,“许超他们都去后面了,做实验、白天黑夜的做实验。”
“前置实验告吹、研究泡汤,重新找方向就要多做实验,否则怎么写论文。”
这倒是真的。
物理系博士生必须多做实验,实验做多了才能够发现、研究才能有进展。
“你不去吗?”
张明浩好奇的问道。
陈兰君笑道,“我跟着陈老师研究计算物理。”
计算物理,是物理学中的新兴学科,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出现的。
计算物理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为手段,以研究和发现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为目的。
国际物理界普遍认为,计算物理已经和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并列,成为了物理学发展的第三支柱。
严格来说,构建半导体衬底属性和器件特性关联的数学模型,就属于计算物理范畴。
张明浩感兴趣的问道,“你的毕业论文有方向了吗?”
“陈老师说了个方向。”
陈兰君道,“和stanene类似,拟定存在金属元素单原子层,然后做特性分析。”
“只要能详细研究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写论文了。”
“这个……”
张明浩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很复杂、很复杂!”
陈兰君说着直抓头发,“stanene的研究有多难?其他金属单原子层也一样,牵扯到多物理场拓扑的混乱系统,多物理场拓扑、优化建模啊!”
“我真是宁愿去做实验!”
张明浩理解的点头。
多物理场拓扑优化建模确实非常复杂,实验研究是费时费力、理论研究则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
相同点是,都难。
他想了想,开口道,“这个方向,我有个研究想法,你听听。”
“项目组一直做stanene,我觉得你可以研究stanene单一方向,分析衬底表层电子、原子排列和stanene特性的关联。”
“实验室的stanene资料全,有足够多的数据支持,做起来就很容易。”
陈兰君静静地盯着他,忽然笑了出来,“小学弟,你刚入学,就指点起我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了?”
“你可真逗!”
张明浩一愣,随即不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