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12章 完成小研究?模糊关联的数学模型! (第1/3页)
“你竟然在会上提问了!”
“真牛!”
陈兰君刚回工作间,就带着惊讶说道,“这种会,感觉和我们就没有关系,而且谈的都很专业,很深入。”
“我们一般只是听听,都不说话,也根本说不出什么……”
廖书言从外面进来,也朝张明浩竖起了大拇指,“厉害!”
他们只是博士生。
博士生说是参与项目,实则只是跟着导师学习而已,是个‘打杂的学徒工’。
项目本身和他们也没关系。
他们参与项目,唯一的目标就是做研究、写论文,要先过了‘毕业’这一关。
博士生的项目参与度很低,基本都是导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来参加会议也导师安排,只是走个过场,了解一下研究方向。
张明浩却在会上发言了,提问还是项目主要研究方向,甚至还表示自己看好Stanene的研究方向。
陈兰君、廖书言都感觉很厉害。
抛开发言内容不谈,敢在会上开口说话就很了不起了。
张明浩解释道,“我只是觉得Stanene的方向挺好的。”
“据我所知,Stanene方向进行了一年吧?哪怕后半年方向是错的,也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停下来太可惜了。”
其实不止是‘觉得’,《正确感知》能对研究大方向进行判断。
Stanene方向,走得通。
这就是结论。
在工作间待了一小会儿,就见薛坤站在门口喊了他的名字。
两人一起去了大办公室。
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薛坤说起了会上的事情,“你在会上的提问说Stanene方向,其实我们早就讨论过了。”
张明浩顿时问道,“为什么不继续呢?Stanene方向是有前景的吧?”
“很难。”
薛坤抿了抿嘴,“有没有前景不知道,但我们失败了,白白耗费了半年时间,再继续研究,就像是朱教授说的,成本太高,收益可能性太低了。”
他耐心解释道,“国内乃至国际,Stanene方向都是有成果的,比如,有团队制造出了高质量的Stanene。”
“虽然条件特殊,也远不具应用价值,甚至连进行常规测定都非常困难,但总归是制造出来了。”
“我们要拿出成果,不能说只是‘理论的造’,必须要有实际发现,最低要求是采用新方法进行制造,研究成果也要发表在T1或者SCI一区的期刊上。”
“推倒重来,再到这一步太难了。”
薛坤说完停了一下,继续道,“热电材料就不一样了,可以做很多的基础实验。”
“有些热电材料是应用了的,围绕其进行超材料研究方向的拓展,再差也能贡献几篇论文……”
他说完摇了摇头,“别想这些了。”
“研究方向是我们考虑的,下周就入学了,博一的课程还要重修,对你来说,应该不算问题。你也趁着空闲多学点东西。”
“过一阵子忙起来,你可要帮着我做实验了。”
薛坤说的东西都很实在。
张明浩也觉得有道理,关心项目方向没多大意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是根本。
不是因为博士生的身份,或者项目参与度的问题,而是即便知道Stanene方向走的通,又能做点什么呢?
除非是给出Stanene具体研究方法,或者是明确的理论支持,否则项目组还是要从基础实验研究做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