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影青之谜 (第2/3页)
林清瑶表面上认真听讲,目光却不时扫视着整个区域,心中默念着“丙字七号秘窖”这个目标。然而,面对这规模宏大的遗址群,“丙字七号”如同大海捞针,仅凭肉眼根本无法定位。
“董老师,”林清瑶适时开口,展现出学者的求知欲,“我们看到的多是生产区域的遗迹,像窑炉、作坊。不知道当时工匠们的生活区,或者一些用于储存、管理的辅助性建筑遗迹,有没有发现呢?”
董研究员推了推眼镜,答道:“有的,生活区和仓储遗迹在那边区域有部分发掘。”他指向保护棚边缘一处用警戒线围着、看起来更杂乱一些的探方,“不过那边目前不是重点展示区,发掘工作也时断时续,主要是做一些清理和记录工作。”
陈墨白和林清瑶顺着方向看去,只见那片区域有几个深浅不一的探方,里面散落着一些破碎的砖石和陶片,旁边还搭着临时工棚,堆放着小铲、刷子、筛子等考古工具。一两个穿着工装、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里面忙碌着。
就是那里!仓储或管理区域的遗迹,正是隐藏“秘窖”最可能的地方!
两人不动声色,跟着董研究员继续参观。待到讲解告一段落,自由活动时间,陈墨白给林清瑶使了个眼色,便捂着肚子,面露难色地对董研究员说:“董老师,不好意思,早上可能吃得不舒服,得去趟洗手间。”
董研究员不疑有他,指了指远处的公共卫生间方向。
陈墨白快步离开,却绕了个圈子,悄悄向那片非展示区的探方靠近。林清瑶则留在原地,继续和董研究员讨论一个宋代匣钵的装烧工艺问题,巧妙地吸引着他的注意力。
陈墨白溜到探方边缘,假装系鞋带,目光迅速扫过。几个探方看起来都差不多,满是泥土和破碎的建筑构件。他深吸一口气,将感知力缓缓延伸出去,如同无形的雷达,扫描着这片土地下残留的信息。
大部分区域都是平淡的、日复一日的劳作气息。然而,当他的感知触及到最角落一个看起来最深、也最不起眼的探方时,一股强烈得几乎让他窒息的情绪洪流猛地冲撞而来!
那不是窑工们辛勤劳作的汗水味,也不是瓷器出窑时的期待感,而是……极度恐惧!惊慌失措!还有……熊熊燃烧的烈焰!
一幅混乱而惨烈的画面碎片在他脑海中炸开:黑夜,火光冲天(不是窑火,是房屋在燃烧),人影奔跑,哭喊声,兵器碰撞声,有人奋力将沉重的物体拖入地下,然后是一声绝望的呼喊和轰然的坍塌声……画面支离破碎,却充满了末日般的绝望感。
这感觉……与龙窑密信中描述的“事急矣!‘鬼工’追索甚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