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风声鹤唳 (第2/3页)
猜测,有幸灾乐祸,也有兔死狐悲的唏嘘。往日里交流捡漏心得、炫耀新收宝贝的热闹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人自危的紧张感。
林清瑶也看着自己学术圈和文博系统的内部通讯群,里面的消息则更偏向专业层面。
“……要求各馆立即开展库存文物复核,尤其是来源存疑、早年入藏的器物,要重新进行科技检测和专家会诊……”
“……重点排查与‘翰墨雅集’、‘宝昌拍卖’等涉案机构有过业务往来的记录……”
“……行业协会正在拟定新的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这次要动真格的了……”
“……听说好几个项目的经费审批都暂停了,要等这波风头过去……”
“看来,这次是真的刮起了一场风暴。”林清瑶放下手机,语气有些复杂。风暴源于他们的努力,但看到行业如此震荡,心情难免有些沉重。
“乱世用重典。”陈墨白倒是看得更开些,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见过的那些坑蒙拐骗、真假混杂的乱象,想起那些被赝品坑得倾家荡产的收藏爱好者,“这潭水浑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狠狠搅一搅,沉在水底的淤泥和垃圾永远上不来。阵痛是难免的,但长远看,是好事。”
正说着,金三钱晃悠着又来了,依旧是那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哟,能下地了?气色还行。”老头儿打量了一下陈墨白,随即啧啧道,“外头可是热闹透喽!你们是没看见,这两天琉璃厂街面儿上,冷清得能跑马!那些平时吆五喝六、满嘴跑火车的家伙,一个个缩得跟鹌鹑似的!”
他自个儿倒了杯水,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东头那家‘古韵斋’,仗着跟以前津门那边有点关系,没少倒腾‘鬼货’,昨天直接被抄了底!老板当时那脸白的,跟擦了粉似的!”
“还有西边那个专做‘旧仿’的老油条,吓得连夜把家里那点看家底儿的做旧工具都给扔护城河里了,哈哈!”
“行业协会那帮老头子,平时就会和稀泥,这会儿急了,跳着脚嚷嚷要‘自查自纠’、‘刮骨疗毒’,早干嘛去了?”
金三钱话语里带着惯有的嘲讽,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