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巧设香饵 (第3/3页)
敲,甚至要准备好一些“老照片”、“旧书信”之类的辅助“证据”。
3. 搭建舞台:选择一个合适的私人交流场合。不能是公开拍卖会,太过招摇。最好是一个小范围的、门槛较高的私人藏家交流会或鉴赏会,便于控制人员,也符合“老藏家”低调处理家产的人设。
4. 传递消息:由金三钱“无意”间得知某位老友(由他们信任的人扮演)要去参加这个交流会,并“偶然”提及这位老藏家和那件带奇怪标记的青铜器,表示好奇和些许担忧。消息会像击鼓传花一样,通过精心设计的渠道,最终精准地落入“翰墨雅集”的耳朵里。
5. 静观其变:派出眼线(可能是机灵的小泉,或者其他可靠的朋友)在交流会上暗中观察,记录下所有对那件“青铜器”表现出异常兴趣的人。同时,陈墨白和林清瑶也会以其他身份在场,近距离观察和感知。
6. 收网取证:一旦确认“鱼”已上钩,并试图接触或调查“老藏家”(由另一位可靠之人扮演),即可启动后续计划,或与上级部门配合,进行跟踪、监听、乃至最终收网。
计划很美好,但风险也同样存在。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暴露自己。
“这就像是在下一盘盲棋。”林清瑶总结道,“我们看不到对手所有的棋子,只能通过有限的几步来推测他们的布局和反应。”
“但至少,我们现在是把棋子拍到了棋盘上,而不是只能干看着棋盘发呆。”陈墨白咧嘴一笑,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再说了,论起在古玩行里做局下套,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可比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高明多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感油然而生。
科学实验暂时告一段落,一场真刀真枪的“心理战”和“局术战”,即将拉开序幕。
陈墨白感觉自己的血液似乎都热了几分。这种主动出击、与狡猾对手斗智斗勇的感觉,虽然危险,却远比被动等待和埋头研究更让他感到兴奋。
“走吧!”他拿起外套,“去找金爷!这出戏能不能唱响,还得靠他老人家来敲这开场的锣鼓!”
接下来的几天,“墨白轩”悄然进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备战状态。
而对这一切毫无所知的“翰墨雅集”和它背后那双冰冷的眼睛,是否已经嗅到了空气中那一丝特意为他们准备的、带着特殊香气的诱饵味道?
香饵已备,静待金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