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章 漕河之上(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章 漕河之上(下) (第3/3页)

这三日在此地的吃用可好,诸侯皆答好不胜收;陆孤山再问诸侯可知这几日纵情挥霍之物分别都是产自何处,诸侯皆曰不晓。”

    “陆孤山述与诸侯:这杯盘中的鲜果,是百里加急,跑坏了几十匹马从南宣州运来,路上也腐坏了一半;这支起彩帐的圆木,产自柳州东山,是最上乘的木料,却要靠牛车一根根地运几个月才能备齐;齐州产的那些铜鼎铁釜虽只是炊具,但备这千人宴却不可或缺,然而由于太过沉重,在从齐州来的路上不知压断了多少车轴。”

    “还有那帐顶的长庆州鎏金绢,诸侯每日享用的幽州秋箛,甚至是一波一波千里迢迢从胤州赶来,陪着诸侯夜夜笙歌的舞姬俳优。”

    “要把这些全部集于一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诸侯闻言皆感叹陆孤山之豪奢,却不知陆孤山所言何指。”

    “陆孤山则说,南陆多山岳沟壑,如今虽有驿路贯通,然运力不达,各州贸易不便。经多年实地考察,他手下的水官已然规划出了一条漕运之路,可以自南陆最北的堰州直达最南的胤州,北接庆阳河,南连渭水,贯通纵横南陆的各大水系。”

    “可这漕河哪是说修就修,需要巨量的财力支持,纵然当时是南诸侯之间少有的和平时期,但需要各家出钱的话,诸侯皆不情愿。”

    “那陆孤山便提议,由各州自修一段,所有州的花费,他陆孤山承担一半,漕河一通后,各段漕运的收益则收归各州。”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诸侯何尝不愿有条漕路方便贸易,只不过一是无奈财力不支,二是无人组织此事,现在有陆孤山牵头,又有他出钱,漕运的收益还能收到自己腰包,这不是白捡的便宜嘛。”

    “于是,各州诸侯便通力合作,共修漕河,堰州自有庆阳河天然水路,无需另外修浚,长庆州、南宣州、青州共修了北漕河,齐州、朔州、幽州、胤州同修了南漕河,夔州则凭一州之力修浚了长达五百里的孤山河。南陆十二州,仅有三州未曾襄此盛举,一是临海的鹿耳州,二是避世而居的柳州,三是那赤地千里的有谷州。最终,历经三十余载,这长达一千五百余里的漕河疏浚贯通,成了南陆各州间交易往来的黄金水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