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未来发展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六章 未来发展计划 (第2/3页)

,榨油坊,大冲关,卖菜谱,卖卤菜,卖冷饮……

    翻新后的庄子一座,下人十名,外加一个强塞过来的拖油瓶朱早早,和捡来的覃锦元。

    这么一算,自己的腰包还算鼓溜溜。

    有钱不花也带不进棺材,创造舒适的有利于自己的生活条件是人类的天赋啊~

    不过这些还要等自己四月份考上了秀才再说,当不上秀才,自己是一定要死磕的,毕竟她有这个条件复读不是~

    还有……她又要开新创业了,上回的暖宝宝让她看见了新商机。

    古人为什么冬天很少出门?当然是因为冷了,在室内还好说,烧柴火,放炭盆,或者干脆做个暖阁。

    奴才在阁楼下面的这个空间里烧炭,这样人们就会感觉到脚底下是热的,从脚底往上冒热气,要如此循环反复,整个屋子里面就都不会感觉到冷了。

    可是出门在外呢?那就是经常在影视剧当中看到的手炉,还有汤婆子。

    可是如果想在外边玩耍或者赶路的时候没有烧热的炭火和热水怎么办呢?

    这就不得不说现代的暖宝宝,暖身贴简直就是出门在外怕冷人士的最佳选择了。

    后背贴一贴,脚底贴一贴,双手解放开能做别的,出行还完全无压力,方便又实用。

    材料多收集,配比多试验,这个都好说,最难的是那个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无纺布。

    但是这个也完美的解决了,因为她做卫生巾用的就是这个,就是造价有点高,材料稀缺了一些。

    这个想法还是在看到现在的毛毡时候出现的,因为它也算是最早的无纺布吧。

    如果结合针刺棉就简单的多了,混棉,梳理,铺网,针刺,烫面……一系列处理下来,就能得到阻燃、隔热保温、吸音隔音、抗菌、防霉、防尘的针刺棉了。

    也不知道现在的花国对应的西方国家是什么样的,以后有机会,她一定要去西方搞一批东西回来,发展壮大花国就从薅羊毛做起。

    现在难住她的反而是现在不易找到的,蛭石。

    蛭石是个啥?它是与蒙脱石相似的粘土矿物,为层状结构的硅酸盐。

    这玩意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作建筑材料、吸附剂、防火绝缘材料、机械润滑剂、土壤改良剂……

    但是这玩意南方几乎绝缘啊,花国的地理志上说这东西主要产自北方,而且它在高温下易膨胀,还易碎,还容易使介质过密而失去通气性和保水性。

    就现在的交通,想去北方搞点蛭石回来,这一来一回用时太长不说,就这期间她能想出无数赚钱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做暖身贴啊。

    好在她还知道蛭石在自然界里。温泉的溶液中,黑云母等矿物也能产生,就是量不大,看来只能自用或者走高端路线了,等以后去了北方,还可以搞它一波~。

    但是吧,新的问题又来了,目前她没时间,二是,在古代“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赵家村除了个别跟她不合的人家,也跟其他村民不太合的人家,基本上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有劳动能力的,全都一网打尽了,小孩子都没放过。

    干不了大活,发个传单啊,传个话啊,也都是行的。

    可是随着她的事业不断的扩大,现在人工远远跟不上了。

    冷兵器比拼的时候,全靠人多力量大,花国是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就是“能生多少生多少。”

    花国国律还有相关的条款:“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平民女子无故二十不嫁,其父母有罪,平民男子无故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听听,简直是尽可能地让生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而且限制是平民……上层社会则无此束缚。

    除了罚,还有奖励措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可是清瑶的步子迈的太大了,她等不了人家三年生俩,五年生三,等到小娃娃打酱油了,她都多大了~

    而且花国没有徕民政策来吸引外来人口,她就只能用企业优势吸引打工者的入住。

    先包围周围的村子,再徐徐扩散,争取未来赵家镇有半数以上都是自己的员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