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考试实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 考试实录 (第2/3页)

搭题。

    小题因为割裂经文,鹿头虎身,在学子看来,往往题意难明,不知道说的啥,在破题时但有毫发之差,写出来的文章便去了千里之外,所以截搭题是分不受欢迎的。

    关键是,这种题目一般是出在两人文章难较高下的时候,考官干脆随机搭配一段意思相近的,谁能想明白,谁就胜出。

    可是,这才第一场就要这么变态吗?她抬头打量了一眼萧景瑜的位置,哦,这厮巡视去了,没在座位上。

    不过,淸瑶敢肯定,看到题目的学子心里都在骂他,童生考试,还是第一场,又不是考秀才,至于吗?

    题目是“止于至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淸瑶又不似人家从小读书有人讲解含义的,又没有工具书,她都是看注释学的,死记硬背的,大部分问王耀祖跟谭锦元。

    所以她想了半晌才想起来,上半句,似乎出自《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以,是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可是下半句那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出自哪里,她一边做前边的题,一边琢磨这个,最后她猛然想起来,《诗经》里不是有这个嘛。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好了,出处找到了,那么后半句是啥意思呢?

    淸瑶不记得原本是啥意思了,但是她会猜……

    联系上下文那是现代小学生都知道的方法,上文指的是要做到完美,反反复复的推敲,那下文的意思还会远吗?

    八九不离十,联系实际,岂不是就再说,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打磨,做到尽善至美~

    人要做到不断修身修心,文要做到斟酌无憾。

    不管了,反正也想不出别的解释了,淸瑶提笔就写“……内省而外物轻……君子之道也~”

    很快,淸瑶写完了,这时候已经有人交卷了,她看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遗漏的地方,也就跟着交了上去。

    萧景瑜特别自在的就把她的那张放到了最顶上。

    淸瑶……她怀疑,这次是自己连累了这届考生,因为这厮出的这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