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8章:无祥瑞不封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58章:无祥瑞不封禅 (第2/3页)

    当然,徐庶从未怀疑过。

    即使他觉得不可为,他也会全力以赴。

    这一点,他与诸葛亮基本相同。

    听到徐庶如此问,诸葛亮羽扇轻轻摇晃几下,反问道:“那元直昔日,可想过今日之隆乎?”

    “未有!”徐庶肯定的回答。

    “哈哈哈!”徐庶话音刚落,诸葛亮呵呵笑道:“知亮者元直也,昔日隆中之时,亮虽自比管仲乐毅,殊不知即使管仲乐毅在世,想要扭转乾坤,也非易事,况亮乎?”

    哟呵!

    徐庶顿时大惊,这可不像诸葛卧龙。

    换作他年轻时,他只会觉得自己比管仲乐毅更强,但是今日这话,意思就很明显嘛,他觉得自己不如管仲乐毅。

    或许是年龄大了,没有了那份傲骨。

    “丞相!”徐庶又道:“虽然你我昔日,都未曾想过今日之隆,但是事实却是,我们都做到了...”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饮了一口茶水,才笑着说道:“庆幸你我,得遇一明主也!”

    “哈哈哈!”诸葛亮也是朗声笑道。

    “元直所言极是,若只有先帝,而无当今天子!”诸葛亮说着向未央宫方向,攻击的一拱手,然后道:“我大汉想要达到今日这般高度,难如登天。”

    这一点,诸葛亮是深信不疑的。

    先帝刘备虽然仁善,而且身边有关张赵马黄,这些能征善战的大将辅左,但若没有当今天子的特殊奇遇,即使他们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扭转乾坤。

    这事儿,诸葛亮没有对任何人提及过。

    即使他夫人黄月英,他也没有说过。

    天子曾梦游未来,获得了先知先觉的能力,以及掌握了未来才有的一些硬核科技,比如三弓床弩、火药等。

    若无这些,别说在西方建立三个汉人的王国,若能将大汉的势力扩张到关中,已经是他们这代人,能做到的极限。

    俩人闲聊了好一阵,徐庶突然有些好奇的问道:“丞相,他日归隐后,意欲何往?”

    因为在此之前,诸葛亮说了等待封禅泰山之后,就向天子请辞归隐田园,但是他准备去哪儿?

    因为这是徐庶现在正在琢磨的事情。

    “从那里来,回那里去!”

    诸葛亮的答桉非常简单,但是徐庶却是摆了摆手,道:“丞相,以您今日今时在大汉的地位,就算重回隆中,也难得清闲。”

    昔日出山前,可以清闲的躬耕。

    但是现在,就算退隐。

    焉能获得清闲?

    “不知元直有何高见?”诸葛亮自然认可徐庶的话,他现在归隐隆中,周边官员时常来回拜访,这与在长安有何不同,这不是他想要的清闲。

    徐庶还真在琢磨这个事情,从离开泰西封开始,他就在琢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应该在何处渡过。

    他可以在长安享受晚年,凭借他对天子的了解,刘禅自然会善待他们这些老臣,他不用担心任何问题。

    只是,他真的不想继续过这样的日子。

    他看了诸葛亮一眼,笑道:“庶却有一个好去处,正愁无伴,若是丞相有兴趣,我们可以结伴归隐这处好自在。”

    “哦???”诸葛亮顿时一惊,原来这家伙已经选好了归隐的去处,惊喜的问道:“元直所言何处?”

    徐庶笑了笑,道:“成帝时,南昌尉梅福来卸职归隐,曾寻得一处仙山,时常上山采药炼制丹药,人言那山景致宜人,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为——梅岑山。”

    “梅岑山?”诸葛亮闻言眼前一亮,他当然听过这座山,这山名也是因为梅福来曾在此归隐炼丹,所以以其姓命名,在梅福来归隐梅岑山之前,此山隶属于甬东群岛,并无人烟。

    “正是!”徐庶点头道:“若不是丞相今日上言封禅泰山,庶今日必向陛下请辞,前往梅岑山隐居。”

    “好你个徐元直!”诸葛亮生气道:“有此仙境福地,汝竟然意欲独享,亏我一直视汝为知己,错付矣,错付矣!”

    “哈哈哈!”徐庶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五日后,有逢五日一朝的朝会,这一日的朝会,奏事不多,等到诸事奏毕,丞相旧事重提,又一次向刘禅提出,虽然现在天下初定,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汉已经日益强盛,理应封禅泰山,告天祭地,以求大汉千秋万代。

    封禅泰山,是为了大汉千秋万代,这好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