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集:娇儿哀怨戏曲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7集:娇儿哀怨戏曲藏 (第3/3页)

!妹妹你别多想,我只是随口说说,没有别的意思!”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眼神躲闪,不敢再看潘金莲,“这些丝线和花样,妹妹留着用吧,都是我用不上的,扔了可惜。我……我该回去了,晚了,院里的丫鬟该担心了。”

    她显得格外仓促,像是生怕再待下去,会说出更多不该说的话。潘金莲见她如此,也不好强留,只能起身相送:“姐姐慢走,改日妹妹再去拜访姐姐。”

    李娇儿点了点头,却没有回头,只是快步向门口走去。走到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窗外飘落的海棠花瓣上,又轻轻吟哦了一句,声音哽咽,带着浓浓的悲凉:“‘则见那风扫残红,狼藉满阶……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好花终有落的时候,人情比花更冷。妹妹,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她不再停留,快步走出了绮罗阁,淡青色的比甲在风中飘动,像一只哀婉的蝴蝶,很快就消失在回廊的尽头,只留下一阵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哀愁。

    潘金莲独自站在门口,看着她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动弹。风一吹,又有几片海棠花瓣落在她的肩上,带着一丝微凉的触感。她抬手,轻轻拂去肩上的花瓣,指尖还残留着花瓣的柔软,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闷又沉。

    李娇儿这一趟来访,看似平淡无奇,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却在她心中投下了比昨日六美齐聚时更沉重、更诡异的阴影。那些破碎的戏文,那些欲言又止的话语,那些慌乱的眼神,还有那句“好自为之”,无不暗示着这西门府的深宅之中,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往事,还有可能远超她想象的黑暗。

    她想起李娇儿提到“戏班”时的麻木,想起她唱《牡丹亭》时的哀怨,想起她提到“步了谁的后尘”时的恐惧——李娇儿一定经历过什么,或者见过什么可怕的事情,才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她就像一本被泪水浸透的残旧戏本,封面素雅,翻开里面,却满是血泪和不堪回首的过往。

    “姨娘,风大,您还是进屋吧。”春桃走过来,轻声说道,“刚才夏荷说,大厨房送晚膳来了,是老爷特意吩咐的,有您爱吃的糖醋鱼。”

    潘金莲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屋。晚膳很丰盛,除了糖醋鱼,还有红烧肉、清炒时蔬,还有一碗银耳莲子羹,都是她之前无意中跟春桃提过爱吃的。西门庆的“恩宠”来得很快,却也让她更加不安——李娇儿的话,吴月娘的警告,像两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她不敢有丝毫放松。

    她坐在桌边,看着桌上精致的菜肴,却毫无胃口。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糖醋鱼,放进嘴里,鱼肉鲜嫩,酸甜可口,却尝不出任何味道。她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盘糖醋鱼,看似被精心烹制,实则早已被摆上了餐桌,等待着被“享用”,被“丢弃”。

    窗外的海棠花还在飘落,风里带着花瓣的清香,却再也驱散不了潘金莲心头的寒意。她知道,这座宅院里的水,远比她看到的还要深,还要浑。每一个人,都戴着厚厚的面具,藏着深深的心思。李娇儿的哀怨,吴月娘的威严,李瓶儿的善妒,孟玉楼的刻薄……她们就像一张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缠绕,让她喘不过气。

    而她自己,在这漩涡之中,又该如何自处?是像李娇儿那样,沉浸在哀怨中,随波逐流?还是像吴月娘那样,步步为营,掌控一切?

    潘金莲放下筷子,目光落在小几上那包淡紫色的锦缎包袱上——那是李娇儿送来的,里面装着丝线和花样,也装着李娇儿未说出口的秘密。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包袱上的玉兰花绣纹,指尖传来丝线的细腻触感,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或许,李娇儿的哀怨,并非全是伪装;或许,她可以从李娇儿身上,找到一丝突破口。

    毕竟,在这座充满算计的宅院里,一个看似无害、满心哀怨的“姐姐”,或许才是最有可能透露真相的人。

    (本集终)

    下集内容提示:【玉楼刁钻算计精】

    三姨太孟玉楼紧随其后,前来“拜访”。与李娇儿的哀怨含蓄不同,孟玉楼性格泼辣刁钻,精于算计,言语直接带刺。她或会假借关心之名,实则打探潘金莲的底细和西门庆对其的宠爱程度,言语间充满试探和比较。甚至可能故意设下言语陷阱,或是拿出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声称被潘金莲“偷拿”,以此刁难、羞辱,试探其反应和底线,试图一开始就从气势上压倒这位新来的“竞争对手”。潘金莲需小心翼翼应对,既要避免直接冲突,又不能过于软弱任人拿捏,其间机锋暗藏,步步惊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