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5章 婚期将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285章 婚期将近 (第1/3页)

    人工抽蕊,费时费工,上年辛苦一季也就折腾出五亩稻种。

    第一代杂交稻亩产平均是六百斤,其中有一亩差点达到七百多斤。

    五亩总共收回三千多斤稻种。

    以稻谷每斤五十文计算,才卖出一百五十两银子

    这样的高收入,对平常靠地种田,一年才挣几两银子的平常庄户人家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可换成江家,不仅不能挣钱,恐怕还得亏。

    而且,这种稻种品种并不稳定,还需要两代遗传杂交,将遗传基因稳定下来。

    前期大投入育种不能挣钱,还需要后期大田二代制种才能有收益。

    以第一代稻种育出来的秧苗种进大田,加上授粉加肥,亩产有五百斤。

    这个产量跟第一代相比明显减产,但已经是往年最好收成都无法相比的,农户也愿意交换购买。

    就用现在大田里的第二代五百稻为主,这样产量大,十亩地就是五千斤种。

    以后种上几十亩,稻种上几万斤,才可以满足所有人种上良种的愿望。

    当然,因为杂交稻基因的不稳定,越往后,产量越低。

    那些想自己以后留种,到第四代、第五代,杂交稻基本上只能维持在四百斤产量上下,再往后就回归原始稻。

    要想高产,依然需要到江家买第二代稻种。

    这里面的科学原理,江团也无法给江景阳解释清楚。

    她不担心别人会将“抽蕊除雄”的学去,况且那些人也不明白这是在做什么。

    不清楚其中的每一代基因变异遗传过程,这样浩大漫长的技术,不是靠一个人能摸索出来的。

    只是以后制种时间长,还是得用自己的人才稳当。

    江团有些头疼,她觉得青山院里的人越来越多,房间又开始拥挤,可人手还是越来越不够用。

    稻谷刚刚晒干,万宁镇的几家大户就来买种。

    虽然也感觉五十文一斤的价格着实吓人,可看了亩产数量又觉得自己可以试试。

    自从决定以稻种为主,江家就定下规矩。

    秦家村的人可用粮食交换,但每户换种额度上限为五斤,若是不够,可以找村长代换。

    至于外面的人,当然不能用粮食换,只用银两买。

    何员外帮忙定下价格,江家稻种每斤五十文,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